即市財經

即市財經

陳茂波指示證監會準備 倘海外上市中概股回流香港須成首選上市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港股經過上周一跌勢後大致穩定,市場整體繼續暢順有序運作,認為香港在當前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情況下,顯得更加穩定和具吸引力。 他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如果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說,本港市場維持運作有序,有信心香港可立於不敗之地。

Read more

數字辦與上海數據局在港簽署《滬港數字經濟合作備忘錄》

數字辦與上海市數據局在香港簽署《滬港數字經濟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滬港兩地圍繞數字經濟、數字化轉型、數據要素發展等領域深化合作。 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會在多方面加強合作,包括推進滬港兩地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合作和數字身份認證,並共同推進便民利企的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數字基礎設施、產業空間和交流平台方面的合作,以及深化滬港兩地科創人才培養交流等。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表示,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進一步深化滬港在創新科技領域的合作,拓展更多合作空間,推動兩地數字經濟的聯通發展,為兩地科創產業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Read more

黃偉綸稱兩地加強合作建設跨境低空飛行路徑 涉及出入境等安排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地緣政治局勢不斷發生變化,但並無改變本港對低空經濟的重視,他強調本港的願景清晰,是將本港定位為低空經濟的全球領導者。 本身是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組長的黃偉綸,下午在「香港國際創科展」中有關低空經濟的活動上致辭。黃偉綸表示,低空經濟是特區政府的戰略重點。當局早前公布38個低空經濟首批推展的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它們涵蓋的範圍廣泛,包括以無人機運送藥物等。 他表示,當局計劃在本立法年度內處理相關修例工作,本港亦正建設與低空經濟相關的基建,工作組正就升降點、通訊網絡等範疇研究外地經驗。本港亦主動與內地當局加強合作,以建設跨境低空飛行路徑,當中涉及出入境及海關清關安排。

Read more

香港金融市場相當穩定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即使面對關稅戰,香港金融市場仍相當穩定。政府期待公司遷冊制度落實後,在海外註冊登記的企業遷冊香港,用好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拓展業務。 許正宇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關稅戰影響到香港以至全球,短期內亞洲不同市場會有波動,但香港整體金融市場仍然穩定,股匯交易也暢順。本地監管機構對市場有實時監控,有效識別和管理風險,各界無須太擔心。 他續說,全球政經局勢較為紛亂的情況下,不同機構希望作出多元化發展,又或將業務分散。有見及此,政府期待公司遷冊制度能夠在下月落實,讓原先在海外註冊登記的企業遷冊香港,用好香港金融和專業服務拓展業務。 許正宇重申,香港是自由港,也是穩定而安全的經濟城市。只要持續深耕,做到「人亂我不亂」,繼續發揮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香港前景會更好。

Read more

市場瞬息萬變 加強應對部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美國公布向全球貿易夥伴施加所謂「對等關稅」後,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瞬間急劇變化,政府會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準備,加強對形勢發展的監控、預測和應對部署。 他說,隨着環球市場變化及其催生的新需求,當局將加速吸引境外資金、人才及企業來港發展。最近不少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和其他地區的耐心資本對香港市場愈加重視,並深入探討增加在本港市場的參與,也有更多科企希望以香港為基地拓展國際市場。 陳茂波指,針對全球最新變化,已指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香港交易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在當前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香港背靠祖國,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顯得更加穩定和具吸引力。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自美國公布向全球貿易夥伴施加所謂「對等關稅」後,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或將陷入衰退,更憂慮環球經濟前景。即使華府稍微調整其措施,但絲毫沒有作出根本改變,投資人的悲觀情緒揮之不去。除了美股大跌、美元受壓,美國國庫債券價格亦急跌、孳息急升。與債價走勢相反的十年期美債孳息,上周錄得24年來最大的一周升幅,令債台高築的美國面對更高的借貸成本和融資壓力,也令人關注市場對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的信心正被削弱。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打關稅戰沒有赢家,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國家以堅定而明確的立場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推動更公平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堅持以合作、互利、共贏為目標,為全球發展提供穩定支撐。這是我們應對這場關稅戰的最大底氣。 上周開始至今,港匯持續偏強,港元兌美元仍處於強方水平,顯示資金仍留在本港市場。港股經過上周一跌勢後大致穩定,上周五恒生指數收市報20,914點,仍略高於今年1月初的水平,上周的平均每日成交額增至4,276億港元,比前周增加約68%。過去一周市場整體繼續暢順有序運作。 面對外圍貿易環境的急劇變化和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我們之前部署的市場監控機制持續發揮作用。事實上,我們早年已加強了全天候、聯動式、跨市場的實時監察,以防範尤其在市場信心脆弱時可能突現湧現的風險。對於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的瞬間急劇變化,特區政府會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準備,加強對形勢發展的監控、預測及應對部署。 我們一直密切留意本港各行各業的經營情況,特別是其中的中小企。近日,金管局連同銀行業推出了針對個別行業的進一步支持措施,以協助更多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和升級轉型。 因應目前環境,銀行業明確承諾會在審慎管理風險的原則下,積極落實早前推出的各項支援中小企措施,並為多個行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持。其中,在進出口及製造業方面,銀行同意彈性延長貿易融資貸款還款期,以及提供其他合適的信貸安排,以協助受貿易摩擦影響而出現短期資金流壓力的企業。當中,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的參與銀行在其貸款組合中預留予中小企的專項資金,目前已增加至超過3,900億港元。 此外,出口信用保險局亦已推出三項支援中小企的措施,包括:(一)為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的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延長至明年6月底;(二)為非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付貨前風險保障五折保費優惠;以及(三)降低就出口新興市場的保費,保費率與傳統主要市場一致,幫助出口商更好開拓東盟等市場。預計措施可惠及約2,700個保戶,當中包括約1,200個小營業額保單保戶。 美國的極端關稅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定,嚴重損害了貿易夥伴及投資市場的信心。事實上,在產業鏈、供應鏈全球化高效配置的發展模式裏,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彼此得益;雙方的分歧亦必須通過相互尊重的溝通,才能有效管控。 面對美國的極端做法,全球各地都正在採取應對措施,包括重新評估美國市場及美國資產的投資風險;加速探索能降低風險的投資配置;加快與其他貿易夥伴商討貿易合作,以及研究在雙邊貿易中更多使用本幣進行結算。 隨着環球市場的變化,以及其催生的新需求,我們將加速吸引境外資金、人才及企業來香港發展。 最近,許多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和其他地區的耐心資本對香港市場愈加重視,並深入探討如何增加在本港市場的參與。也有不少海外的科研人員和學者正積極考慮轉到香港繼續做研究和工作。最近,也有更多科企希望以香港作為基地,拓展國際市場。 此外,我們亦正積極吸納全球各地優質發行人來港上市。目前,本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監管框架。針對全球最新變化,我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港交所亦會加緊做好在東盟和中東市場的聯繫和推廣工作,吸引更多當地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同時匯聚更多國際資金到港,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和地位。 香港背靠祖國,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香港在當前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顯得更加穩定和具吸引力。只要我們齊心合力辦好自己的事,香港必能在這個變局中以更有利的條件開創新局面。

Read more

許正宇:面對美國關稅措施但本港市場維持運作有序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面對美國的關稅措施,環球經濟受影響,但本港市場維持運作有序,有信心香港可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當局引入公司遷冊機制,目標下月生效,許正宇說,現時全球局勢紛亂,企業希望分散業務風險,相信措施能吸引海內外企業來港,善用本港優勢發展。

Read more

陳茂波:香港在動盪時期會保持開放 願意建立新聯繫和新夥伴關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因貿易戰及科技碎片化的關係,全球格局正出現變化,正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和夥伴關係等,很多企業在新常態下要尋求新合作夥伴,探索新市場,並要採用更靈活的商業模式。他說,香港在動盪時期會保持開放,歡迎世界各地的企業和人才,本港願意建立新聯繫和新夥伴關係,強調本港會確保自由港地位,保持自由貿易政策不變,會堅定保持資金、貨物、資訊和人才的自由流動。 陳茂波早上出席國際創科營商周開幕禮時表示,本港是創科發展的理想戰略地點,因本港有可靠基建和友善的營商環境,「一國兩制」亦令本港在亞洲城市中脫穎而出。 本港既方便進入內地及亞洲市場,亦有值得信賴的普通法體系和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同時匯聚內地及國際數據和資金,以及有蓬勃的國際人才庫。 陳茂波表示,本港現時有超過4700間初創企業,當中28%的初創創辦人來自外地。他說,本港亦提供全面的融資生態系統,並與深圳及廣州等大灣區城市共同構建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以滿足不同產業和階段的創新企業需求。

Read more

陳茂波:香港在當前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下顯得更穩定和具吸引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自美國公布向全球貿易伙伴施加所謂「對等關稅」後,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美國國庫債券價格急跌、孳息急升;上周開始至今,港匯持續偏強,港元兌美元仍處於強方水平,顯示資金仍留在本港市場,港股經過上周一跌勢後大致穩定,上周五恒生指數收市,仍略高於今年一月初的水平,上周的平均每日成交額增至4276億港元,比前周增加約68%,反映過去一周市場整體繼續暢順有序運作,認為香港在當前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顯得更加穩定和具吸引力。 陳茂波在網誌說,面對外圍貿易環境的急劇變化和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之前部署的市場監控機制持續發揮作用,對於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的瞬間急劇變化,特區政府會加強對形勢發展的監控、預測及應對部署。 他提到,金管局近日聯同銀行業推出針對個別行業的進一步支持措施,協助更多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和升級轉型。其中「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的參與銀行,在貸款組合中預留予中小企的專項資金,目前已增加至超過3900億港元;另外出口信用保險局亦已推出3項支援中小企的措施,預計可惠及約2700個保戶,當中包括約1200個「小營業額保單」保戶。 陳茂波又指,特區政府將加速吸引境外資金、人才及企業來香港發展,最近很多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和其他地區的耐心資本,對香港市場愈加重視,並深入探討如何增加在本港市場的參與,也有不少海外的科研人員和學者正積極考慮轉到香港繼續做研究和工作。 陳茂波提到,針對全球最新變化,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如果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港交所亦會加緊做好在東盟和中東市場的推廣工作,吸引更多當地優質企業來港上市。

Read more

美國將對俄羅斯的部份制裁措施延長一年

美國將對俄羅斯的部份制裁措施延長一年。 據美國聯邦公報網站當地時間星期六公布,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稱根據美國《國家緊急狀態法》,繼續執行行政命令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一年。代表前總統拜登推出的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延長一年。 時任總統拜登在2021年4月15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所謂俄羅斯聯邦政府特定有害外國活動對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構成的異常和特殊威脅,並宣布相關制裁措施。 拜登於2022年又發布行政命令,擴大國家緊急狀態的適用範圍,新增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的制裁。另外亦有多項行政命令,宣布採取額外措施,進一步新增更仔細的制裁措施。

Read more

許正宇:本港金融系統久經歷練 有信心香港可立於不敗之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美國實施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百害而無一利,但香港股票市場穩健,交易結算有序,反映即使宏觀環境複雜,最重要是「人亂我不亂」。他認為,本港金融系統久經歷練,監管系統能夠抵禦和察覺風險,整體市場運作有序,現時需持續鞏固本港市場的安全、穩定和可預見性,有信心香港可立於不敗之地。 許正宇在一個電台節目說,報章的報道可能較重視紛亂情況,未有反映機遇,當局最近舉辦很多大型活動,讓海外投資者見到香港提供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他上周接待阿聯酋商會代表團,對方反映見到的香港市場與報章上見到的不同,認為本地市場環境和條件理想,提出探討合作空間。 許正宇說,計劃年底前推出「定息和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希望抓住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區內經濟一體化過程的新機遇,令金融服務更服務到實體經濟。

Read more

集群綠 創商機

群策群力總比孤軍作戰好。科技園公司在位於九龍塘的創新中心打造綠色科技樞紐(GreenTech Hub),匯聚逾200間綠色科企,鼓勵研發、促進交流,並邀請機構、大學等支援它們,期望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 人才薈萃 交流互鑑 綠色科技樞紐今年3月開幕,進駐的企業涵蓋不同領域,包括新能源、智慧城市、綠色建築和綠色金融科技。 其中一間專門研發電動電單車、電池和智能換電系統,負責人涂竣凱相信業內多交流能互補不足,互相促進,遂落戶於此。 他說:「將所有綠色科技公司集中在同一平台,對公司有很大幫助。這裏有從事碳中和的公司、有製造電動車相關配套的公司,大家溝通會更為方便,甚至發現對方有合作潛力。」 科研成果 有目共睹 綠色科技樞紐設有綠色方案展示專區Green Space,展示不同公司的綠色科研成就。 涂竣凱表示,訪客未必只為一宗生意而來,他們參觀專區或會發現其他感興趣的方案,這對其他企業的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此外,科技園公司會在綠色科技樞紐舉行各式活動,包括邀請業界和有潛力合作的公司到訪,與企業溝通對接。涂竣凱認為此舉可加快在香港推動綠色發展和電動化。 涂竣凱的公司在內地、東南亞均有業務,進駐綠色科技樞紐之後,他計劃在香港大展拳腳,正與香港一間外賣平台商討合作,讓外賣員駕駛電動電單車,為香港實現碳中和出一分力。 各方支援 共研良策 除了提供空間,綠色科技樞紐也提供支援服務。科技園公司邀請了16間機構擔任合作夥伴,包括金融和商業機構、大學、工商業支援機構等,為進駐的企業提供全面支援。 香港科技園公司綠色科技副總監李俊豪說:「這裏是充滿活力的協作平台,能夠帶動更多商業機會,促進知識交流,以及協助籌集資金,加速綠色科研成就商品化的進程。」 李俊豪指出,企業齊集綠色科技樞紐可享集群效應之利,他期望培育更多創新綠色科技方案應對全球氣候挑戰。

Read more
Page 16 of 808 1 15 16 17 808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