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推東涌第106B區住宅地於中午截標,是政府季內唯一推出的地皮。在遞交標書現場所見,地皮最少收到4份標書,信置和嘉華國際都表示獨資入標。市場估值約5億至10億元,每呎樓面地價介乎約1250至2500元。
地皮面積近11.5萬平方呎,最高樓面面積超過40.1萬平方呎,預計可興建745個單位。地皮曾在2023年推出,及後「流標」收回。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地皮重推後交通運輸及排污基建配套有改善,可以提供更多符合市場需要的中小型單位,相對於市區已有一定土地儲備的中小型發展商,大型發展商或希望在本港各區都有較平衡供應,相信再次流標的機會較小。
林子彬指出,地皮位處東涌站以及正在興建的東涌東站之間,需要交通接駁到鐵路站,加上附近將有不少公、私營住宅供應,認為項目需為當區「開荒」,地皮吸引力不太大,相信發展商出價較為謹慎,考慮到同區物業呎價普遍約1萬元水平,地皮估值料約5.2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300元。
政府近一年主力推出規模較小的地皮應市,林子彬認為,此類地皮的確較受歡迎,因為發展商的投資期較短,風險也相對較小,同時中小型單位的客戶群亦較廣,後續銷售方面會有一定保證。但對於政府下年度賣地計劃會否延續同樣推地策略,則要視乎同類地皮的供應量,重申若項目過於偏遠或規模太大,發展商在投資時依然會較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