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發表年結,去年整體消費投訴逾4萬宗,按年增加兩成,其中「食肆及娛樂」服務投訴連續三年最多,其次涉及健身中心。

消委會表示,撇除內地消費者投訴以香港作商業登記、但主要營運據點在內地網上購物平台的相關投訴,去年共接獲37590宗,涉及金額達10億元、按年升33%。當中升幅主要與去年2月球星美斯缺陣表演賽及舒適堡結業事件有關。與服務素質相關投訴有5431宗、佔14%,涉及金額近1億2千萬元。

按投訴個案性質分類,涉及「商舖結業」投訴佔最多,有6567宗,大增14倍。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說,當中主要涉及舒適堡結業事件,其餘投訴個案涉及的商戶數目按年減少。

整體涉及服務及產品質素的投訴亦有增加,黃鳳嫺說,涉及食肆及外賣平台服務的投訴增加,可能基於業界人手不足,若要保存「美食之都」美譽,除了招聘人手,亦需應用科技應對。

黃鳳嫺說,如要重建消費者的信心,不外乎回到「基本步」,要確保服務及產品的質素,殷實營商。她指出,部分投訴涉及不良營商手法,影響香港「好客之都」美譽,尤其涉及鐘錶及珠寶等,業界如得悉有關情況應予以舉報,亦需加強執法及宣傳。

根據消委會相關數字,去年涉及旅客的投訴中,有關鐘錶及珠寶的投訴增加56%,有137宗;有36宗涉及內地中介表示在本港兩間珠寶店購物後可申請貸款,但由於購物單據被中介取去,投訴人向珠寶店退貨不果而尋求消委會協助。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