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ESG

「綠色商業銀行聯盟」舉辦「綠色及可持續資本市場蛻變圓桌會議」

「綠色商業銀行聯盟」舉辦「綠色及可持續資本市場蛻變圓桌會議」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國際金融公司(IFC)共同發起的「綠色商業銀行聯盟」(聯盟)今日(五月三日)與渣打銀行於網上合辦「綠色及可持續資本市場蛻變圓桌會議」。   金管局和IFC於二○二○年十一月共同發起聯盟,以幫助銀行開發解決新興市場氣候變化所需的方案。為促進業內綠色金融知識共享與專業能力提升,聯盟正就相關主題舉辦一系列的圓桌會議。此系列的圓桌會議旨在為各參與方提供綠色銀行轉型的相關知識,並為商業銀行、領先實體企業、科技創新者、思想領軍者和監管機構等市場參與方分享業界經驗及前瞻性思考提供平台。 渣打銀行可持續金融亞洲區主管黃翠芝表示,據渣打銀行《可持續發展債務市場──繼續飆升》報告,全球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債券發行將在二○二二年按年上升52%至17,000億美元,並持續飆升至二○二五年達42,000億美元。 金管局市場發展處主管許懷志則認為有急切需要應對氣候和環境風險,及過渡至更可持續的經濟體系,他指出由於金融是商業及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希望善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透過鞏固香港業界的現有長處和專業知識,以及拓展業內人士的嶄新和具創意的技能,支援實現碳中和,及促使資金推動區內的可持續項目。 聯盟未來會舉辦其他圓桌會議。參與者將有機會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及ESG專家、綠色金融和實體企業領導者及區域內同業機構,就綠色金融、碳中和、氣候風險、ESG、市場趨勢和機會、政策環境等議題進行知識交流及學習。

大華銀行與香港品質保證局簽署綠色合作諒解備忘錄

大華銀行與香港品質保證局簽署綠色合作諒解備忘錄

大華銀行(香港)與香港品質保證局簽署諒解備忘錄,開展綠色金融領域的合作。 根據諒解備忘錄,大華銀行客戶能透過更便捷的渠道使用香港品質保證局提供的認證和評審服務,以證明其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香港品質保證局亦會向大華銀行轉介需要綠色金融解決方案的企業。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葉楊詩明表示:「大華銀行致力協助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和氣候適應型的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為確保我們的融資決策為社區帶來正面的影響, 並減輕對生態系統的潛在損害。」

畢馬威發表《我們的影響力計劃》承諾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

畢馬威發表《我們的影響力計劃》承諾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

畢馬威中國發佈2021財政年度的《我們的影響力計劃》,概述了過去一年在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方面的一系列承諾之最新進展。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畢馬威也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並承諾於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力爭做到行業模範。畢馬威指,公司積極推出內部環境政策,將環境因素納入業務運營之中,通過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採購100%可再生電力,並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上一年減少8.2%。 公司亦倡導機會平等,努力消除就業和職業方面的歧視,截至2021年9月30日,畢馬威女性領導人員佔所有領導人員的42%,新晉合夥人中有54%為女性,董事會成員中有30%為女性。

中證監副主席:內地ESG訊息披露須透過市場力量推動

中證監副主席:內地ESG訊息披露須透過市場力量推動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上表示,中證監目前是基於自願基礎上披露ESG訊息的要求,但還沒要求到同步國際ESG準則或者強制披露的地步,這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他又指出,上市公司ESG披露準則需要多部門合理推進。ESG披露準則是實現「3060」(即實現2030年碳達峰及2060碳中和目標)的一種具體措施之一,與一些政府強制要求不同,ESG披露準則是通過市場的力量去推動的,將實現資源的更有效配置。

德勤: ESG 成房地產行業焦點 提升企業管治創造長期價值

德勤: ESG 成房地產行業焦點 提升企業管治創造長期價值

德勤中國發佈《創造可持續價值:房地產與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探討近年發展成房地產行業所有參與者戰略要務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因素。 德勤中國房地產行業主管合夥人羅遠江表示,報告的討論重點之一是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而正致力於在 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中國無疑是重要參與者。此外,報告也探討了 ESG 戰略實施、房地產行業生命週期中開發、經營和投資方面的挑戰, 揭示房地產企業及投資管理公司如何增強ESG 前瞻性。 報告建議房地產企業推動有助創造長期價值的道德、合規和誠信的企業文化,以提高公司管治水平。自新冠疫情以來,市場對 ESG 中的「社會」因素的關注度提高,房地產公司應通過參與修復公共空間、建造可負擔房屋、提升員工作業標準、推動負責任的行銷和多元化進程,從而以「社會」因素驅動價值,並增強社會影響。

永明:推出ESG概念儲蓄產品

永明:推出ESG概念儲蓄產品

香港永明金融推出富越儲蓄計劃,是市場上首個以ESG概念為主的儲蓄產品1,將ESG理念融會至投資策略,重點投資在ESG評分高的資產中。 香港永明金融行政總裁林嘉言稱,富越儲蓄計劃旨在幫助客戶管理和增長財富的同時,讓他們在作出財務決定時能為未來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渣打:ESG相關債券發行將以倍數增長

渣打:ESG相關債券發行將以倍數增長

渣打《可持續發展債務市場 – 繼續飆升》報告指出,2021年是可持續發展債市的分水嶺,可持績發展債券和貸款發行增加逾倍至1.6萬億美元,而2017至20年的每年平均增長率為53%。 報告預期,全球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債券發行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快速增長,於2025年達4.2萬億美元。

中國碳中和:新品類碳減排NFT同步至OpenSea

中國碳中和:新品類碳減排NFT同步至OpenSea

中國碳中和(1372)公布,在發行碳減排NFT後,集團將NFT同步在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的NFT市場平台OpenSea,以推廣新品類NFT。 集團注意到港交所宣布將於年內打造一個全新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首批上線的數字類產品將包括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導向的產品。同時,香港交易所積極推動碳資產交易,促進以碳減排為核心的碳信用資產市場發展,幫助公司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伴隨著區塊鏈技術和NFT應用日益成為多種數字資產產生和相關參與者收藏和使用的重要方式,集團將根據相關監管環境和基礎設施與技術的發展,不斷探索和豐富包括碳減排相關NFT產品在內新型氣候產品,拓展更多業務機會。

陳茂波:消費券發放後市面的消費氣氛有所改善 將重啟零售綠債發行

陳茂波:消費券發放後市面的消費氣氛有所改善 將重啟零售綠債發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指首階段5000元的消費券已於上周開始發放。市面的消費氣氛有所改善,有年青人用消費券購買電子產品;有飲早茶的老友記多點了些點心;也有主婦特意為晚餐「加餸」。 他表示注意到不少商戶所提供的優惠有效期頗長,個別甚至預留了後續優惠冀保持顧客的消費熱度,期待著疫情進一步受控及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市民可以更盡情的消費,加速經濟復蘇的力度。 他續指,首批政府發行的綠色零售債券,原訂在今年三月初推出,但受第五波疫情嚴峻所影響而押後。考慮到疫情已逐步改善,加上不少商業活動也可透過網上或其他電子方式進行以遵守防疫要求,因此我們將在短期內重啟這批政府零售綠債的發行。 這次的零售綠債發行額是150億元,並可按認購情況加碼至最多200億元。這個發行額度是將上個財政年度暫時押後了的60億元發行額度,與今個財政年度的新額度合併處理。這安排可減省發行成本及行政工作,也在時間上預留較大彈性,供稍後發行通脹掛勾債券及銀色債券。考慮到利率趨升的背景,這批零售綠債的最低年息率將由2厘上調到2.5厘,債券年期維持三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鈎,預計在本月底或之前接受認購申請。而綠色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將投入符合綠色要求的政府基建等相關項目。

ESG初創恩博資本完成A輪融資 總估值達2200萬美元

ESG初創恩博資本完成A輪融資 總估值達2200萬美元

ESG及可持續金融初創恩博資本完成A輪融資,總估值較上輪增加3倍,達22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者包括東方表行(0398) 和香港私人投資者。 恩博資本為市場提供ESG教育,其同步及非同步教學課程包括課堂和工作坊,內容包括17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涵蓋5個關鍵領域,即氣候、教育、健康、包容和生物多樣性。

太古向上海緊急捐款200萬人民幣

太古向上海緊急捐款200萬人民幣

太古(中國)與太古地產(1972)公布,為支援上海應對疫情,向上海醫藥衞生發展基金會緊急捐款200萬元人民幣,用於慰問上海市衞健委、靜安區衞健委以及瑞金醫院一線防控人員,以及支持上海市醫藥衞生事業發展。 公司指,深耕上海多年,希望能通過本次捐贈盡綿薄之力,積極踐行企業擔當,表達對堅守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的感激,支持上海市的抗疫工作。

港華智慧能源獲五大國際ESG評級

港華智慧能源獲五大國際ESG評級

港華智慧能源(1083)首次參與標普全球S&P Global評估,並在3月底獲予以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評級,連同去年底獲國際認可的Sustainalytics及富時羅素頒發的評級,以及MSCI和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港華智慧能源已獲得五大國際ESG評級。 港華智慧能源執董兼行政總裁黃維義稱,全球各國對ESG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單靠政府推動並不足夠,企業也要努力落實執行。國際的ESG評級便是很好的指標,能夠監察企業在ESG的表現。不少投資者及基金也會參考企業ESG評級。

Page 2 of 3 1 2 3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