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環聯

環聯報告:香港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顯著高於全球其他市場

環聯報告:香港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顯著高於全球其他市場

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NYSE: TRU)今日公佈基於旗下世界各地數據網絡的2024 年全渠道詐騙狀況報告,發現2023年間源自香港的所有數碼交易中,6.6%屬可疑詐騙交易,遠比同期的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5%)高32%。 報告同時發現,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量亦較全球總數碼交易量的增長幅度更為快速。2023年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宗數較2022年同比上升14%,與2019年相比更大幅增加105%。在此期間,全球總數碼交易宗數僅按年上升6%,與2019年相比則增加90%,兩段期間均遠低於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量的增長。 #環聯

報告指中小企為應對疫情需要尋求外部融資 惟繁複的貸款申請流程成阻礙

報告指中小企為應對疫情需要尋求外部融資 惟繁複的貸款申請流程成阻礙

環聯及安永-博智隆 (EY-Parthenon) 合作發佈《中小企融資的未來》研究報告顯示,中小企為應對疫情需要尋求外部融資,但卻備受繁複的貸款申請流程所阻礙。 在受訪的中小企當中,近三分二 (61%) 表示曾在過去一年需要資金援助,以支持日常營運,包括營運開支 (25%) 及支付薪金 (23%);亦有部份受訪中小企為應付長時間疫情下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而尋求融資以拓展業務 (18%) 及改變商業模式 (17%)。 大部份中小企 (73%) 表示,繁複冗長的申請流程是融資過程的主要痛點。逾兩成 (21%) 受訪者認為申請信貸的附帶要求難以滿足,而其他挑戰亦包括審批過程缺乏透明度 (18%)、所需文件數量眾多 (17%),以及申請過程緩慢 (17%)。研究發現,以上的挑戰與財務機構高度依賴人手的流程及過時的科技有所關連。接受調查訪問的業内人士表示,處理中小企貸款申請最大障礙包括缺乏中小企特定數據作風險評估 ...

環聯:香港消費者轉以無抵押貸款以應付通脹率上升壓力

環聯:香港消費者轉以無抵押貸款以應付通脹率上升壓力

環聯《2022年第二季信貸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受通脹攀升、聯儲局由今年年初起四度加息等宏觀經濟壓力影響,香港消費者的信貸產品使用狀況出現持續變化。全球資訊公司環聯的調查結果顯示,新增無抵押私人貸款及無抵押循環貸款宗數顯著增加,而信用卡消費則見審慎。 2022年第一季的新增無抵押私人貸款宗數按年增長6.7%(受匯報機制所限,此為新增貸款宗數的最近期數字)。新增貸款宗數是衡量新開戶口數量的指標,反映消費者對信貸的需求以及財務機構批出信貸的意願。2022年第二季的無抵押私人貸款總宗數按年增加5.2%,而同期新增私人貸款的平均應繳款項結欠亦上升2.7%。 受較優惠的利率帶動,無抵押循環貸款的新增宗數於2022年第一季較相對疲弱的2021年同一季度按年增加81.3%。儘管在2022年第二季的循環貸款平均應繳款項結欠按年下跌9.1%,但其戶口數量則按年增加8.7%,並主要由信貸評級優良及以上3的貸款申請人所帶動,而優良以下級別的貸款申請人比重則維持穩定。低風險消費者傾向持有較低的循環貸款產品應繳款項結欠,有機會是新增貸款宗數在有所增長的情況下,平均應繳款項結欠仍然減少的原因。與此同時,財務機構向優良及以上評級消費者的新增無抵押循環貸款戶口批出較少信貸額度,其平均新增信貸額約為12個月前的一半。

環聯:第五波疫情對香港消費者信貸市場造成的影響正逐步浮現

環聯:第五波疫情對香港消費者信貸市場造成的影響正逐步浮現

環聯最新發佈的《2022年第一季信貸行業分析報告》顯示,第五波疫情對香港造成影響,消費者信貸市場多個類別的產品需求低迷,反映消費者信心不足。環聯香港區行政總裁林嘉儀(Marie Claire Lim Moore)表示,在第五波疫情之前,香港消費者信貸市場本來正逐步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雖然信貸市場最終都會重回高位,但近期疫情延長了市場復甦所需的時間。儘管如此,消費者及財務機構應保持信心,因為香港經歷之前數波疫情後都顯示了韌性和復原能力,相信本波疫情後沒有例外。2022年第一季,信貸查詢宗數(衡量消費者需求的指標)只達2019年第一季整體水平的77%;即使與2021年第一季比較,亦只達91%的水平。各主要消費者信貸產品查詢宗數下降,其中以按揭跌幅最為明顯(2022年第一季按年下跌36.9%),而信用卡(香港市場最普遍的信貸產品)亦按年下跌12.4%。查詢宗數通常反映消費者信心,而同期進行的「環聯消費者脈搏研究」*亦同時反映,過去三個月, 26%的受訪者家庭收入錄得下跌。新增貸款宗數(衡量新開戶口數量的指標,反映信貸供求)備受消費者對新信貸需求下降所影響(新信貸包括設有新回贈計劃的信貸產品,常見例子為信用卡)。 2021年第四季(現有的最新數據)的信用卡新增貸款宗數按年急劇下跌25.8%。但另一方面,其他類別的信貸產品新增宗數卻錄得按年增長,其中以無抵押循環貸款的升幅最大,達130.1%。疫情爆發初期,無抵押循環貸款錄得顯著跌幅,但最近數季明顯好轉。近期,無抵押私人貸款(按年上升21.0%)及循環貸款的新增宗數均錄得按年增長,原因在於2020年該兩類產品均表現相對欠佳,目前情況與當時相比有明顯改善。 如果與疫情爆發前的相應季度(即2019年第四季)比較,無抵押私人貸款錄得較溫和的增長(兩年內上升16.7%)。無抵押循環貸款產品的增長則仍然強勁,兩年內的升幅達93.6%。相較之下,信用卡新增貸款宗數的兩年期跌幅較按年跌幅更大,與2019年第四季相比下跌36.1%。

環聯香港推出免費基本信貸提示服務保障消費者身份

環聯香港推出免費基本信貸提示服務保障消費者身份

環聯宣佈推出免費基本信貸提示服務,幫助消費者免受數碼罪行的侵害。信貸提示是加強個人資料安全及防止身份欺詐的工具之一,登記用戶會在信貸報告資料出現變動時收到即時電郵通知,讓其時刻監察信貸報告內個人資料變動,以減輕身份盜用風險及隨之帶來的財務損失。環聯2022年第一季《全球消費者脈搏調查》顯示,近四成(39%)消費者表示曾經成為欺詐目標。身份盜用是多種數碼罪行當中最常見和最具傷害性的其中一種,騙徒可以使用消費者個人身份申請信用卡、貸款甚至開設銀行戶口,令受害者造成難以預計的損失。 環聯信貸提示服務涵蓋的四大個人資料重要變動,包括信貸報告出現新查詢紀錄、新開設信貸帳戶、地址變更及電話號碼變更。 由即日起,合資格消費者#可透過環聯活動網頁申請免費「基本信貸提示服務」及開設環聯網上戶口。環聯會繼續提升其數據安全措施,協助消費者遠離潛在的財務損失風險,避免成為數碼罪行的受害者。

環聯:本港家庭收入在過去3個月不變或有減少

環聯:本港家庭收入在過去3個月不變或有減少

消費者信貸資料機構環聯發佈2022年第一季全球消費者脈搏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本港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對商界及中小企業的生意造成影響,甚至導致部分企業結業。三分之二受訪者的家庭收入在過去三個月維持不變或下降,有近6成受訪者預計此情況會在未來 12個月持續。 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27%消費者預計無法全額繳付賬單或償還貸款,較上季增加5個百分點。在表示無法履行財務責任的受訪者中,打算利用信貸處理帳項的人數持續上升,而計劃動用儲蓄或向親友借錢的人數則有下降。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