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5|料28/29年度恢復盈餘 考慮北都發長債
本財政年度綜合赤字預計為872億元,預計到2028/29年度才恢復盈餘。 財政儲備在下財政年度結束時,將跌至5803億元,相當於8個月政府開支。 政府預計2025/26起的5年間,每年發債1500億至1950億元,支持未來發展項目,並考慮為北都項目發長期債券。
本財政年度綜合赤字預計為872億元,預計到2028/29年度才恢復盈餘。 財政儲備在下財政年度結束時,將跌至5803億元,相當於8個月政府開支。 政府預計2025/26起的5年間,每年發債1500億至1950億元,支持未來發展項目,並考慮為北都項目發長期債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隨着基建開支增加,政府會相應擴大發債規模。他指,只要發債額控制在穩健水平,靈活運用資金、投資未來,將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回報和效益。 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說,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將陸續展開,加上其他與經濟民生相關的基建工程,政府的基本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 未來五年,基本工程開支會由平均每年約900億元,增至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 他指出,香港有條件、也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靈活運用市場力量;政府會相應擴大發債規模,預計未來五年在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和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每年發行1,500億至1,950億元債券,其中約56%用於為到期的短期債務再融資。 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維持在12%至16.5%,屬於非常穩健可控的水平,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的債務水平。 陳茂波強調,政府嚴守財政紀律,發債所得資金是用在基建投資,不會用於支付政府經常開支。 至於中期財政預測,陳茂波說,主要從宏觀角度估算政府的收支和財政情況,並已全面反映強化後的財政整合計劃中的措施。 未來五年,政府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經常開支則平均每年增加3.5%,政府整體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由2025至26年度約24.4%,逐漸下降至2029至30年度約20.9%。 地價收入方面,2026至27及之後年度主要以地價收入逐步增至本地生產總值2%計算,相比過去20年平均比率3.3%低,地價收入預測屬保守水平。假設利得稅和其他稅項收入的增長率與未來幾年經濟增長率相若,政府收入由2025至26年度起保持在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20%的水平。 此外,中期財政預測也反映每年發行共約1,500億至1,950億元的政府可持續債券和基礎建設債券。 基於以上假設和安排,未來五年經營帳目和非經營帳目的赤字均會按年收窄,其中經營帳目在2026至27年度起恢復盈餘。 至於財政儲備,預計至2030年3月底為5,791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13.9%,或約八個月政府開支。
(可按這裏收看財政司司長發表財政預算案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財政預算案提出強化財政整合計劃,以嚴格控制政府開支為主,開源為輔,盡量減低對一般市民的影響。措施包括削減公務員編制、調整兩項交通資助計劃,以及增加飛機乘客離境稅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財政預算案時表示,政府會以身作則,顯示節流決心,但同時確保公共服務維持高水平,兼繼續提速推進北部都會區和與經濟民生相關的基建工程項目。 政府也會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盡量避免大幅調升稅率或引入新稅種,以及在增加收入時盡量體現用者自付和能者多付的原則。 就嚴控政府開支增長而言,政府將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的力度,2025至26年度節省政府經常開支的幅度由原來1%增至2%,並延續兩年至2027至28年度。由2024至25到2027至28年度,累計減幅7%。以2023至24年度經常開支為基礎,每年分別節省約39億元、117億元、195億元、273億元政府經常開支。綜援、公共福利金及法定開支不受影響。 公務員編制在2026至27、2027至28年度每年分別減2%。預計至2027年4月1日,本屆政府任期內將削減約一萬個職位。 政府未來三年給予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的撥款達681億元,此數額已反映每年2%的節省目標,與政府削減經常開支的幅度一致。陳茂波強調,撥款仍高於上個三年期的632億元。 經檢討後,政府會調整兩項開支較大和增長迅速的交通資助計劃,即簡稱二元優惠計劃的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以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二元優惠計劃方面,在受惠對象維持不變的前提下,改為推行「兩蚊兩折」優惠,即票價低於或等於十元,維持繳付兩元車費;票價高於十元則繳付全額車費的兩折;優惠程數每月上限240程。此微調方案保留政策原意,並在提升計劃的可持續性和減低對受惠人士影響之間盡量取得平衡。 至於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今年6月起,領取補貼的門檻由每月公共交通實際開支水平400元提高至500元。政府就市民每月超出500元的開支部分,維持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月補貼上限仍為400元。 落實上述調整方案後,政府未來五年可減省共約62億元開支。 此外,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在2025至26年度一致凍薪,包括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全體公務員;立法會主席、所有議員和秘書處人員;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各級法院法官和司法機構人員;區議會議員。 工務工程開支方面,發展局轄下項目策略及管控處會全方位協助各部門管控工務工程項目,正制訂由政府有關工務部門直接及由單一部門中央採購建築物料和產品的政策。管控處成立以來,共檢視逾540項工務工程項目,協助降低建造成本約15%。 政府正檢視在洪水橋/厦村、新田科技城等新發展區提供區域供冷系統的規模和推進模式,初步估計可節省不少於400億元工程開支。環境及生態局擬於今年第二季交代檢討結果。 陳茂波表示,已要求審計署舉辦工作坊,強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管理層對審慎理財和善用公帑的觀念和實踐。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檢討及優化政府採購制度,預計年中推出新安排。 他也要求相關政策局檢視社會福利、醫療衞生和教育方面的開支,因應香港人口結構變化,檢視資源運用的可持續性。 增加收入方面,由2025至26年度第三季起,飛機乘客離境稅由現時每位乘客120元增至200元,預計每年可增加約16億元收入。 即日起,各項人才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將收取申請費600元,簽證費也會按逗留期限長短上調至600元或1,300元。預計每年可增加約6.2億元收入。 運輸及物流局會檢視各政府隧道和主幹道的收費、電動私家車牌照費、停車收費錶的收費,以及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以更好管理交通。初步估計相關調整每年可增加約20億元收入。 政府會研究向由陸路邊境管制站離境的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旅遊巴士和貨車等不受影響。以每部私家車收取200元為例,每年可帶來約十億元收入。 此外,政府今年1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落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就應對侵蝕稅基及轉移利潤而推出的全球最低稅方案,向年度總收入7.5億歐元或以上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實施15%的全球最低稅和徵收香港最低補足稅。條例草案通過後,2027至28年度起,可為政府每年帶來約150億元稅收。 為整合並善用財政資源,政府檢視了防疫抗疫基金的使用情況,計及所需預留開支的款項,基金約有150億元餘額。政府下月會回撥該筆餘額至政府帳目,並反映在2024至25年度修訂預算中。 政府又檢視了政策局及部門在政府帳目外為特定目的設立的基金,這些基金有部分屬於只利用投資收益應付開支的種子基金。財政預算案建議在2025至26年度先把當中六個規模較大的種子基金,在預留未來五年所需開支而不影響運作的前提下,把未需動用的約620億元回撥到政府帳目。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財政預算案在改善公共財政方面提出務實措施,他呼籲社會各界支持這份財政預算案,並指他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樣,對香港的發展和前景充滿信心。 李家超今日發表聲明,指財政預算案就香港經濟發展和公共財政整合提出一系列實際和有效的措施,鞏固政府財政實力,並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塑造新動能和新優勢。 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措施,與施政報告的方向一致 ,包括培育新質生產力,以加強發展創新科技、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充分發揮「三中心、一高地」戰略定位,進一步培育和引進人才,提升優勢產業,推動香港經濟提速發展。 他又指,財政預算案以嚴格控制政府開支為主,開源為輔,穩步回復收支平衡,同時顧及社會實際情況和香港的競爭力。財政預算案也善用市場力量,以創新多元的發展模式推展基建工程,以及發行政府債券為相關工程融資。 在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下,李家超深信香港一定能夠把握各項機遇,繼續發揮好「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推進內聯外通,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策略,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更快發展,改善民生。
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表示支持,但對於未有提及下調股票印花稅表示遺憾。 總會建議,將股票交易印花稅由現行買賣雙方各付0.1%,下調至0.0625%,長遠目標逐步撤銷股票交易印花稅,以增強香港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同時建議對窩輪、牛熊證等產品,重新引入衍生工具印花稅。 總會又指,支持政府提出多項資本市場改革措施,建議降低符合盈利要求企業最低市值門檻、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的規則、放寬上市公司注入新資產的規定以促進市場併購及重組活動,並擴展滬深港通標的範圍,以及加快推進T+1結算周期。 另外,總會支持政府推動數碼債券發行、代幣化技術應用及虛擬資產市場監管,建議加快推動「數碼港元」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預算案表示,將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並邀請馬會提交建議。關注團體明光社表明反對,認為是政府帶頭鼓勵市民參與籃球賭博,批評政府為減赤而不擇手段。 明光社表示,堅決反對政府以打擊非法賭博活動為名而罔顧對市民、青少年價值觀的長遠影響,認為籃球賭博合法化,只會令社會長遠投放更加多資源及成本。 對於當局指出,根據馬會評估,去年非法籃球賭博投注額高達700億至900億元。明光社指出,足球博彩多年以來未能有效打擊外圍賭博,認為馬會推廣足球博彩,令更多原來不認識,或沒有興趣參與足球博彩活動的市民及青少年,加入投注行列,對社會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明光社又認為,若將籃球博彩合法化,會令更多原來喜歡籃球運動的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加入賭徒行列。政府雖然推出平和基金資助戒賭服務,但20多年以來,本港病態賭徒有所增加,認為服務未能跟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推出強化版的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為主,開源為輔,加上善用政府資源,適度增加收入,大力削減開支,控制編制增長,政府經營帳戶將逐步恢復平衡,並將錄得盈餘,當局對達到財政平衡的目標有信心。 至於非經營帳戶,陳茂波說主要涉及工務工程開支,以投資未來,除了賣地收入外,當局會通過發債支持,預計在發債後的借貸比率最高達16.5%,與全球比較仍是健康穩健水平。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港交所正籌備開通「科企專線」,有傳媒關注與上市規則18C章容許特專科技公司上市的機制有何區別。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出席記者會時表示,科技企業來港申請上市的過程前,可能需要就較重大的監管問題進行諮詢,措施希望給予發行人靈活性,在遞交申請前能夠預先溝通,從監管角度,聚焦解決他們申請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令上市申請更加順利。
建築成本高企 需創新思維與區域協同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2月26日 - 本會樂見政府正視工程開支上漲問題,除實行中央採購建築物料和產品的政策,以及推動「組裝合成」外,本會認為政府應加快腳步落實推動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建築標準」,以進一步減低建築成本、提升建築業效率和可持續發展。 政府一直提倡的組裝合成組件及其他創新建築技術已經開始逐漸成熟,惟兩地的檢測及材料認證標準仍然未能無縫接軌,使用內地的建材要先運到本港進行測試,導致建築成本及施工時間增加。若能整合港標及國標對照,做到兩地建築標準一體化,方能舒緩現時建築成本高企問題,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此外,學會樂見政府落實加強「組裝合成」組件供應鏈的措施,並研究於北部都會區預留適當用地,設立生產及貯存設施,以提高供應鏈效率,確保未來房屋及基建發展的穩定性。期望政府能加快與廣東省相關機構的協作,儘早落實具體方案,推動香港建築業與大灣區進一步融合。 期望政府正視營造師及地盤監工專業資格 建造業面臨嚴峻的人力資源挑戰。目前,業界40%的在職工人已年過50,工人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若不妥善處理,將對行業的未來發展構成重大威脅。 為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本會認同政府政策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但同時認為現有措施仍有不足之處,需進一步完善。 營造師及地盤監工作為建造業前線管理人員,在確保工程安全方面擔當關鍵角色,唯現時的專業認可資助計劃當中未有涵蓋,本會殷切期望政府正視營造師及地盤監工專業資格,投入資源培訓前線地盤管理人員,特別在是工地安全管理方面,從而有效保障工地的日常安全運作。此外,由於人才短缺,導致地盤監工的培訓時間被縮短,實務經驗不足。地盤監工可能未能充分掌握安全知識和專業技能,難以應對現今密集的建築施工程序。 有鑑於此,本會期望政府認可專業營造師及地盤監工,推動營造管理的規範化和專業化,並加強人才培訓和發展,確保行業能夠穩步向前,支持香港未來基建及房屋發展的需求。 Hashtag: #香港營造師學會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2月26日 -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佈,2024-25財政年度錄得872億港元赤字,今年3月財政儲備預計降至約6,474億港元,預計2026-27年度恢復盈餘。就此,香港特區政府通過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財政整合計劃,平衡經常性開支縮減與投資未來發展的需求。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稅務委員會委員就相關措施對經濟民生的影響,發表即時評論。 招商引資 吸引資金來港 公會歡迎政府公佈相關措施,推動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發展,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和基金來港設立和營運。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2025年大中華區分會會長及稅務委員會副主席王文暉女士表示,留意到政府正在積極研究和咨詢相關持份者,期待早日實施,以及建議考慮為有關税務優惠提供追溯效力(retrospective effect),並擴大稅務寬減投資的範圍,將古董和藝術品納入其中。另外,她建議考慮進一步完善統一基金免稅制度和單一家族辦公室的税務寬減,將香港房地產投資(包括非住宅和住宅物業)納入免稅資產,每套物業的投資要求最少為 5千萬港元,並限制香港房地產的投資總額在總資產管理額度( AUM )的 30% 以內。 發債支持大型基建發展 維持本港長遠競爭力 ...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全面、穩健和務實,在推動發展、改革創新的同時,着力管控公共開支,並適度開源,展現政府善用公共資源,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心。他希望立法會盡快審議並通過撥款議案。 陳國基今日在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見傳媒時指,財政預算案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是全面配合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財政預算案策略性地投放資源,推動人工智能作為關鍵產業,透過科技賦能產業發展,積極培育生命健康科技等新興產業,致力將香港建設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別是透過河套合作區的發展,加速發展新興產業,增強競爭力,實現經濟結構多元化。 第二點是鞏固傳統優勢,提速發展。陳國基說,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措施把握「三中心、一高地」,即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以及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戰略定位,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加強與大灣區城市聯動,全方位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落戶香港,同時積極深化與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合作,開拓新市場,匯聚全球企業、資金和人才,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第三點是強化財政整合計劃。面對公共財政壓力,財政預算案透過節流、善用政府財政資源,以及開源,秉持審慎理財的原則,推出不同措施嚴格控制開支增長,同時維持高水平的公共服務,並確保香港的競爭優勢不受影響。 陳國基指出,財政預算案在顧及政府財政狀況的同時,繼續適度支援市民和企業,包括寬減利得稅、薪俸稅和差餉,注資BUD專項基金和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並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基層市民發放額外款項。 總括而言,他非常支持財政預算案。他又說,在國家的堅實支持下,政府會繼續與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把握機遇,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發展經濟、共創美好未來。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2月26日 - 關於創新科技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馮偉昌先生表示:「友邦早於2020年開始加速轉型為一家以客戶為中心、世界級及數碼主導的保險公司。自2020年6月以來,我們在整個集團指定的技術、數碼及分析項目方面作出了約8.0億美元的投資,廣泛的技術、數碼及分析計劃顯著提升了營運效率、客戶體驗和分銷渠道的生產力。目前,我們的焦點在於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藉助我們的數碼支援及廣泛的專屬數據作出更佳的決策,簡化營運流程,進一步提高分銷代理的生產力,從而提供更佳的客戶體驗。 友邦亦善用科技招募與培訓優質人才,透過人工智能進行『友邦精英學院』學員甄選,並為每位學員提供最合適的培訓課程,並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學員提供數碼銷售培訓,務求培養學員成為業界最頂尖的精英。」 關於盛事經濟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馮偉昌先生表示:「友邦一直致力透過精彩的活動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集團自 2013 年起成為托定咸熱刺足球會合作夥伴,鼓勵大眾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還一直積極支持香港的文化旅遊和盛事活動,例如年度盛事『友邦嘉年華』,十年間為580萬訪客帶來歡樂,並帶來18億港元經濟效益,為本地經濟作出貢獻。」另外,由友邦贊助的香港摩天輪獲香港旅遊發展局評為香港第五大熱門景點,自2017年起共接待800萬訪客,成為香港天際線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他補充道:「我們很榮幸能攜手合作,將世界級音樂人Coldplay帶到全新啟德體育園進行演出,這不僅能吸引本地及國際遊客,也將進一步推動香港作為國際盛事之都的地位。我們期待未來繼續支持各類大型活動,為香港注入更多活力,並與社區共同締造珍貴回憶和難忘體驗。」 關於集聚人才高地、鞏固提升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馮偉昌先生表示:「吸引高端專業人士來港工作,會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友邦香港積極響應『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為來港的優秀人才提供就業機會,並透過『友邦精英學院』,為這些新加入的專業人士提供全面的培訓,幫助他們成為保險行業的精英人才。」 與此同時,香港結合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財富管理優勢,亦吸引不少高淨值家庭透過「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來港,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力。 友邦香港透過一站式、度身訂造的健康及財富管理方案,滿足高淨值家庭客戶在健康、子女教育及財富規劃方面的多元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