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財政預算案

財政預算案2025|孫東稱高度重視及投入資源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世界數字科學院將在香港數碼港籌建「亞太研究院」,聚焦亞太地區的AI治理及相關標準制定。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成立儀式暨國際人工智能論壇致辭表示,人工智慧是全球科學、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引擎,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並投入大量資源推動AI發展。 孫東又提到,昨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研究所將引領人工智慧發展和行業應用,促進跨領域合作,為本港人工智能發展寫下新篇章,同時亦會關注AI的安全性、責任性和可信性問題。

財政預算案2025|兩大醫學院增60學額其中50個為第二學位

預算案提出,醫學生培訓學額將於2025/26學年增至650個。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顯示,港大及中大兩間醫學院將會合共增加60個學額,其中50個用作招收「第二學位」醫科生,其餘10個學額將分配予現有醫學課程。 文件指出,2025至2028的三個學年,八間資助大學第一年學士學位的學額維持每年15000個。 中大醫學院回覆查詢時表示,將適時公布有關「第二學位」的收生及課程安排。

財政預算案2025|陳茂波稱公務員凍薪是考慮連續兩年經濟增長

財政預算案提出,2025/26年度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等全體人員凍薪。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電台聯播節目,有在非政府機構工作的市民致電,指機構可能跟隨政府凍薪,因而減少消費,詢問陳茂波會否呼籲其他機構不要跟隨凍薪。陳茂波回應說,聽到社會有強烈聲音,要求公務員及問責官員的薪酬作出相應處理,經考慮後決定凍薪,而所有經公帑發放薪酬的機構亦一致,希望大家理解。 有63歲的市民致電表示,認同二元乘車優惠計劃可以微調,但反問為何公務員凍薪而增薪點制度不變,是否變相只是「止蝕」而長者要付出多些。陳茂波說,公務員凍薪是考慮連續兩年有經濟增長,私人市場有加薪,以及採取強化財政整合計劃等因素,而公務員的增薪點涉及每年的工作評核,會考慮工作表現。 財政預算案亦提出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有聽眾致電節目問何時可以落實。陳茂波說,已邀請馬會提交建議,知道馬會正全速去做,當政府收到建議會即時處理,亦會有諮詢機制,社會可以討論及給予意見,他強調提出規範籃球博彩活動是希望以法律規管不合法賭博。

財政司司長出席《財政預算案》論壇開場發言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二月二十六日)晚上在添馬政府總部出席《財政預算案論壇》的開場發言:     各位市民、各位觀眾、各位朋友,大家好。今日政府公布了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我們的思路,就正如今日的預算案主題所說:改革創新 提速發展。     要進一步發展,科技發展和擁抱創新是最必要的因素,因此《預算案》提出了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核心是將人工智能作為關鍵產業,以及以人工智能賦能傳統優勢產業升級轉型。與此同時,我們亦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全速全力推動經濟發展,引進更多的新資金、新企業和人才,同時開拓新市場。       北部都會區正正是創科發展和經濟擴容的一個載體,我們要加速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善用市場力量,包括公私營合作、片區開發,還有適度加大發債的規模,讓我們可以提速推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發債所得不會用於日常開支。     我們今年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推出措施支持市民和企業。而一些土地和房屋的措施,例如將100元印花稅的適用範圍擴至400萬或以下的物業,減輕買樓市民的負擔。停售商業用地一年,也是回應市場的情況。。     當前政府面對財政赤字,我們制訂了加強版的財政整合計劃,在維持和改善民生服務的同時,第一,嚴格管控公共開支,以此為主;第二,善用政府資源;第三,適度開源。我們已經有明確目標和執行計劃去管控公共開支,計劃將經營帳目在兩年之內恢復平衡,之後錄得盈餘。     總結來說,這份預算案是以變革回應挑戰、以創新驅動發展、以科技引領未來。我相信我們善用資源,同心合力,一定能夠為香港開創更亮麗的前景。    

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財政預算案》稅務措施建議

  財政司司長在今日(二月二十六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建議以下稅務措施: (一) 一次性寬減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稅款,每宗個案以1,500元為上限   寬減措施將令214萬名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及165 400家企業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31億元。   建議的寬減會減低納稅人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的應繳稅款,但他們仍須如常填報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利得稅和個別人士報稅表。政府將向立法會提交《2025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待有關法例通過後,稅務局會在評稅時作出寬減。   建議的稅款寬減只適用於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最後評稅,並不適用於該年度的暫繳稅。因此,納稅人須按已發出的稅單依時繳付暫繳稅。已繳交的暫繳稅會用以支付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最後評稅的應繳稅款,及二○二五/二六課稅年度的暫繳稅稅款。如有餘額,將會退還給納稅人。   建議的稅款寬減亦不適用於物業稅。賺取租金收入的人士,若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納稅人如須同時繳納薪俸稅和利得稅,兩項稅款均可獲得寬減。若有營業利潤或租金收入,可選擇在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內提出申請個人入息課稅,寬減額便會按個人入息課稅的稅款計算。有關寛減額可能會與不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時不同,最終寬減額須按個案的實際情況確定。 (二) 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三百萬元提高至四百萬元   新稅階適用於在二○二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或以後所簽立的住宅或非住宅物業的售賣轉易契或買賣協議。政府將向立法會提交《2025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以落實建議。為使物業買家能盡早受惠於新措施,行政長官已根據《公共收入保障條例》(第120章)作出《2025年公共收入保障(印花稅)令》,使有關條例草案在通過成為法律前具有法律效力。   上述建議措施的詳情及計算稅款的示例,已上載至稅務局網頁(www.ird.gov.hk)。公眾亦可經電話傳真服務2598 6001索取有關資料。

財政司司長《財政預算案》記者會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聯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黎志華和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今日(二月二十六日)在添馬政府總部舉行《財政預算案》記者會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財政司司長:各位記者朋友,各位市民,大家好。今日我在立法會宣讀了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以下我簡單概括一下,整份《預算案》有四條主線。     第一,加速人工智能發展,並以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其他產業。人工智能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我們要將人工智能作為關鍵產業,以及以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在《預算案》中,我們建議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亦籌備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以及「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希望發展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     第二,全速全力推動經濟發展。綜合來說有幾個方向,第一,包括鞏固和提升「三中心」的優勢,以及在過程中,發展新領域。第二,培育新產業,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此推動高質量發展。第三,吸引更多新資金、開拓更多新市場,繼續擴大朋友圈。我們亦會舉辦「香港全球金融與產業合作峰會」,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資金和產業的匯聚點。     第三,為經濟發展擴容。經濟高質量發展很依靠創科帶動,而北部都會區正是創科發展和經濟擴容的載體,亦是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把手。要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我們會善用市場力量,包括多模式地推動區域發展,例如試用「片區開發」模式,亦會適度加大特區政府發債規模。發債所籌得的資金是用來投資未來,推動基建發展,並不是用於日常開支。     第四,加強版的財政整合計劃。策略是在維持和改善民生服務同時,第一,嚴格控制公共開支,以節流為主。第二,亦要善用政府資源。第三,適度開源。     我們有明確目標和執行計劃,管控公共開支。未來三年,連同之前一年的減幅,四年累積合計會削減百分之七的開支。而公務員編制在這一屆政府亦會減少一萬。今年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和區議會全體人員都一致凍薪。財政整合計劃會讓兩年內令經營帳目可以平衡,之後經營帳目中陸續錄得盈餘。     總括來說,這份《預算案》是以變革回應挑戰,以創新推動發展,以科技引領未來。我簡單地先講到這裏,多謝,歡迎大家提問。   記者:你好,想問減公共開支方面,之前外界有建議公務員可能減薪,最終選擇了凍薪,是考慮了甚麼因素?削減職位方面,所有決策局都要減2%,譬如有些大型項目正在推動,其實會否之後都有阻滯,想要請回人手?會削減甚麼職位?另外想問年初時恢復酒店稅,接下來又會加機場離境稅,會否影響旅客不來香港,甚至轉飛鄰近機場,例如深圳,會便宜一點,更有吸引力?謝謝。   財政司司長:剛才提及我們今年凍薪,包括問責官員、公務員同事,亦包括行政會議、立法會,以至是區議會。我們決定這樣做之前,考慮了幾個因素。第一,我們的經濟過去兩年持續增長,預期今年都是繼續有經濟增長;第二,隨着經濟增長,就業市民的收入亦陸續有所增加。以名義工資計算,就業人士的薪金增加大概有6.9%,實質亦增加2.4%。現時勞工市場仍然偏緊,失業率偏低,相信一般「打工仔」都仍然有一定薪酬增加的空間。第三,《預算案》亦提出了加強版財政整合計劃,有方向、有步驟、有系統地逐年削減政府開支,並且兩年後,經營帳目恢復盈餘。就加強版的財政整合計劃,除了管控政府的開支,亦就公務員的編制列出了削減的目標:由二○二四/二五年度開始,直到二○二七/二八年度,總共累計削減7%。在本屆政府任期之內,亦會削減約一萬個職位。在剛才不同政策措施的組合裏,大家看得到,本港公共財政會回復到穩健的基礎上。經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今年凍薪是比較合適的。   ...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向全體公務員簡介《財政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發表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財政預算案》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日(二月二十六日)就《財政預算案》與公務員事務相關的政策措施向全體公務員發信。       《財政預算案》提出強化財政整合計劃,嚴格控制政府開支。在「給同事的信」中,楊何蓓茵表示,「我相信同事會理解整套財政整合計劃對香港的發展是必須的。事實上,政府部門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應通過重訂工作優次、內部調配、精簡程序及應用科技以提升效率,控制編制」。       她希望同事們繼續努力,以敢於破局、勇於創新的思維,進一步擁抱科技,更好地用好人力資源、提速提效。       此外,楊何蓓茵亦與公務員中央評議會和公務員團體代表會面。       楊何蓓茵向與會人士表示,公務員在政府施政中有着重要的角色,要認識、理解和積極支持政府的施政理念和措施,專心致志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改善民生,加速推動香港的高質量發展。楊何蓓茵留意到許多公務員皆理解是次凍薪和削減編制的決定及支持政府改革工作模式、應用科技的方向,她有信心公務員隊伍會精益求精,克服未來的挑戰,使特區政府的效率和效能可以達到另一個更高的台階。

2025/26《財政預算案論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年度綜合赤字預計為872億元,政府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節流方面,下年度行政長官、政治委任官員、全體公務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等均要凍薪;兩元乘車優惠設每月240程上限,10元以上車費改為「兩折」計算。至於開源,下年度第三季起,飛機離境稅會由120元加至200元,又會研究向過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以及檢討停車收費錶的收費、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為確保北部都會區等基建項目按時推展,政府計劃未來5個財政年度,每年發債1500億元至1950億元,並積極研究發長債。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出席本台節目《財政預算案論壇》時表示,公務員凍薪比減薪合適,如果減薪會對整體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亦與政府「拼經濟」原則背道而馳。對於本屆政府任期內公務員編制將削減約一萬個職位,他說,隨著科技發展,人工智能可代替部份人手,編制有縮減空間,又認為陳茂波整體上在今次預算案推出的措施算是大刀闊斧。 政府有意向過境私家車徵收200元邊境建設費,黃俊碩對此表示有保留,擔心會影響內地旅客坐私家車來港參與不同盛事活動,特別是經港珠澳大橋到亞博館或使用香港國際機場。 出席同一節目的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表示,政府為兩元乘車優惠設限及推出「兩蚊兩折」每年只能節省6億8千萬元開支,相對800多億元財赤而言作用有限。他指出,不少60至64歲的人士仍未退休,政府應考慮政策原意,不再讓他們享有優惠,甚至恢復以往做法,只有65歲或以上人士受惠。 對於政府有意檢討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葉文祺表示贊成,以目前違例泊車320元定額罰款為例,對上一次調整已是1994年,他認為罰款金額相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屬於偏低,即使調升,以追回通脹都是合理。

德勤中國點評2025-26香港《財政預算案》:新質生產力與經濟轉型並進

德勤中國點評2025-26香港《財政預算案》:新質生產力與經濟轉型並進

德勤中國副主席、政府及公共服務行業主管合夥人施能自表示,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充分展現了香港政府在經濟發展與公共財政可持續性之間尋求平衡的決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的預算案顯示,2024-25年度財政赤字預計達872億元,財政儲備將於2025年3月31日降至6,473億元。然而,政府秉持審慎理財原則,預計從2025-26年度起實現經營賬目平衡,並於未來數年恢復盈餘。 施能自指出,預算案積極投入資源支持大型規劃與新興產業發展,例如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及推動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同時通過優化公務員編制和部分社會福利開支,精準控制政府支出。這回應了社會對公共財政的長期關注,並與中央政府對香港「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的期望高度契合。他認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關鍵時刻,短期財政挑戰正是主動求變的契機。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並深化與內地及「一帶一路」市場的合作,香港將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 新質生產力與經濟轉型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體現了特區政府「識變、應變、求變」的決心,特別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魄力。政府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綠色科技等新興產業,推動香港經濟轉型升級。歐振興強調,政府接納德勤建議,通過擴大發債規模善用市場資金,推動包括「北部都會區」在內的公共基建投資,這將有效釋放香港發展動能,為經濟注入新活力。 資本市場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在資本市場方面,預算案推出多項措施提升資金流動性與多元性,包括研究擴展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推動更多股票以人民幣交易,以及便利家族辦公室投資。歐振興表示,這些舉措將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及全球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進一步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他指出,香港經濟近年雖受挑戰,但近期已展現強勁復甦勢頭,預算案精準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同時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國際平台優勢,為經濟騰飛奠定基礎。 德勤中國認為,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為香港經濟開啟新篇章。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及強化資本市場,香港不僅能應對短期挑戰,更可在長期發展中脫穎而出。預算案的多項措施展現了政府的前瞻性與執行力,為香港融入國家大局、開拓國際機遇提供了強大支持,推動經濟實現提速發展。

羅兵咸永道解讀2025-26年度香港《財政預算案》:稅務優惠與可持續增長並重

羅兵咸永道解讀2025-26年度香港《財政預算案》:稅務優惠與可持續增長並重

羅兵咸永道中國南部及香港地區稅務主管合夥人倪智敏表示,2024/25年度香港綜合赤字預計達872億港元,財政儲備將於2025年3月31日降至6,473億港元。面對經濟挑戰,財政司司長在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採取務實策略,平衡公共開支控制與企業可持續增長。預算案聚焦通過稅務及非稅務措施,促進重點行業發展,吸引企業、資金和人才,確保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的競爭力,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倪智敏強調,這些措施需迅速落實並有效執行,同時擴大稅收協定網絡,以強化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 稅務優惠與行業發展 羅兵咸永道南部私人客戶及家族企業稅務主管合夥人王曉彥分析五大重點稅務領域:1. 家族辦公室政府正優化家族辦公室稅務寬減制度,王曉彥建議將藝術品與收藏品納入合資格投資清單,並推出非稅務配套措施,如加快家族成員獲取永久居民身份及簡化專業人士簽證流程,以吸引更多海外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 2.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該計劃即將於下月優化生效,建議與家族辦公室稅務措施看齊投資清單,並將房地產投資上限從1,000萬港元提升至2,500萬港元,提升公平性與吸引力。 3. 商品交易財政司司長推出商品交易稅務優惠,提供8.25%優惠稅率,並將資深交易專才納入「人才清單」,有助縮窄香港與主要海運市場的差距,推動航運與物流發展。 4. 船舶租賃為適應全球最低稅率標準,政府將優化船舶租賃稅務優惠,包括為營運租約下的船舶出租商提供購置開支扣稅,釋除業界疑慮並提升競爭力。 5. 人才引進政府通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主動邀請頂尖人才,同時優化其他計劃,吸引年輕技術專才。王曉彥建議強化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功能,提供就業配對及子女就學支援,確保人才留港。 資本市場與投資基金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金融服務稅務主管合夥人何潤恒指出,預算案致力提升股票市場競爭力,包括支持私募基金在港上市及年底前實現T+1結算周期。他建議豁免買方印花稅以降低交易成本,並促請政府於2025年內落實投資基金及附帶權益稅務優惠優化措施,鞏固香港資產管理中心地位。 創新科技 羅兵咸永道香港稅務分歧協調服務主管合夥人王健華表示,預算案回應業界建議,檢討知識產權相關稅務扣除,並建議放寬研發開支扣稅條件,降低科研成本,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 數字資產 羅兵咸永道香港數碼資產主管合夥人Peter Brewin強調,香港需在數字資產及人工智能領域制定負責任且可持續的規例,在風險與機會間取得平衡,以成為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 結語 ...

戴德梁行就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作以下回應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2月26日 - 戴德梁行環球董事、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趙錦權先生就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以下議題作出回應: 北部都會區發展片區開發 本行樂見政府持續促進北部都會區發展,優化產業及空間布局。我們相信透過片區開發模式,能利用市場力量,加速落成片區內的住宅、產業及公共設施,同時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發展局預計,各片區的工程成本約在100億至200億元之間。與傳統模式相比,片區開發可節省超過10億元的公帑。一直以來,香港的建築成本是鄰近地方,如深圳的2至3倍。這無疑令香港財政壓力百上加斤,高昂的成本影響了香港產業落地的競爭力。我們建議政府著重考慮降低成本,例如可參考新加坡政府短暫性引入外地勞工,以減低做地的成本。 相較於傳統的賣地模式,片區開發規模較大,發展年期及回本期較長。這會將前期開發的高額成本及風險轉移至發展商,考驗發展商的資金可持續性及長期負擔能力。然而,發展商在土地平整過程中可一併進行規劃及設計,既可壓縮項目發展時間,亦可令發展商擁有更多設計及建設的自主權,靈活應對市場需求,開發多元住宅或商業項目。 本行建議政府妥善規劃及運用新發展區內及對外的交通設施,包括連接港深兩地的深圳灣公路大橋及規劃中的港深西部鐵路,提升交通連接的便利性,增强投資者信心以吸引更多發展商參與,確保片區的可持續性。 未來五年準備可建八萬伙私樓的土地 對於政府未來五年準備可供興建約八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本行樂見政府積極覓地建屋,穩定未來私營房屋的土地供應。然而,由於未來新土地多達六成半乃來自北部都會區及東涌等新發展區,因此基建先行十分重要。我們建議政府應在住宅項目落成前,先要確保區內的基建設施已經到位,以免令居民入伙後出現不便。 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先生就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以下議題作出回應: 發展人工智能及沙嶺數據園區 政府於《財政預算案》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及創科發展,長遠有利數據中心板塊的發展。本行建議政府應盡快公布沙嶺數據園區的發展詳情,並簡化批地程序,及以優惠條款爭取發展商及數據中心營運商進駐。 更改部分商業地用途 本行樂見政府暫停推售商用地塊的措施,可讓市場逐漸消化現時的空置面積及在建的新項目。然而,市場變化迅速,建議政府應定期檢討市場情況,適時重啟推售商用地塊。 ...

Page 2 of 5 1 2 3 5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