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發展純利4億7000萬港元 按年大幅上升60%

天津發展純利4億7000萬港元 按年大幅上升60%

天津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天津發展」或「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集團」)(股份代號:882)公佈其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經審核之全年業績。   年內,集團持續營運業務收入錄得約35億410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9.6%。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4億7000萬港元,按年大幅上升60%。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5.50港仙,連同已派發之中期股息每股3.45港仙,2021年全年合共派息為每股8.95港仙,較去年增加15%。   公告: 中文: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2/0330/2022033000512_c.pdf 英文: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2/0330/2022033000511.pdf

俄鋁表示制裁影響投資進度及產能 或拖累今年或其後業績

俄鋁表示制裁影響投資進度及產能 或拖累今年或其後業績

俄鋁在全年業績表示,近個多月,部分國家及多邊組織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證券及貨幣市場波動性自2月以來顯著加劇,盧布兌美元及歐元大幅貶值,俄鋁預期,將在多個經濟領域影響俄企活動,目前無法準確量化事件影響,但集團可能在設備供應上面臨潛在困難,導致投資項目進度延誤。俄鋁指,由於整體不穩定性,加上俄羅斯央行將主要利率定於20厘,直接推高當地盧布市場利率,導致一般的外幣信貸融資或需要指定以盧布貨幣債務來替代,從而可能對集團財務業績產生負面影響。俄羅斯政府計劃改變對國內金屬銷售價格的監管,亦可能對集團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恒大出售杭州水晶城項目權益 總代價36.7億元人民幣 

中國恒大出售杭州水晶城項目權益 總代價36.7億元人民幣 

中國恒大 (03333) 公布出售杭州水晶城項目權益,總代價為36.7億元人民幣,出售事項完成後將不再持有水晶城項目任何權益。恒大預期,將就出售事項將會錄得收益約2.16億元人民幣。恒大指,集團流動性問題對項目開發和進度造成負面影響,交易將在建的商業物業和需自持的商業物業變現。部分對價將用於抵償集團就其於杭州地區項目( 其中包括水晶城項目 )欠付的9.21億元人民幣工程款,其餘出售事項所得款項將作為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徳視佳旗下成都及哥本哈根新診所完成開業後首宗手術療程

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德視佳」或「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1846)欣然公布,集團旗下成都及哥本哈根新診所分別於3月29日及3月28日成功完成開業後首宗手術療程。   位於中國的成都診所建築面積為454.8平方米,位於成都市錦江區,緊鄰著名的高端商圈──太古里,势將為德视佳帶來高曝光度。集團相信成都診所將進一步增強德視佳現有的中國診所網絡,為我們的業務發展帶來協同效應,並加速集團於中國地區的增長動力。 同時,該診所預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盈虧平衡。   哥本哈根的旗艦眼科診所位於丹麥的帕肯體育場,該場地為2021年歐洲杯足球賽的12個主辦比賽的場地之一。新旗艦眼科診所將取代現有場地,旨在進一步鞏固德視佳在北歐地區視力矯正行業的領先地位,並預期在未來繼續增長,從而幫助更多戴眼鏡、老花鏡和隱形眼鏡的患者擺脫眼鏡。   德視佳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約根森博士表示:「我們非常開心,於本週內我們在兩家新開診所進行了第一個手術日。展望未來,德視佳將密切留意市場,積極把握因視力保健意識持續提高帶來的商機。我們將繼續探索理想的選址以建立新診所,同時進一步提高集團現有手術中心的利用率。我們相信此雙引擎戰略將為我們的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並加速集團的整體業務增長。」

中電善用設計思維及數碼科技 為抗疫組織建立義工及物資管理平台

中電善用設計思維及數碼科技 為抗疫組織建立義工及物資管理平台

在第五波新冠疫情下,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華電力)員工運用設計思維及數碼技術為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提供技術支援,建立義工及物資管理平台,有效管理義工資料數據庫及物資庫存、配對義工服務及物資供求,以及支援熱線中心運作等,讓有需要市民盡快獲得適切支援。 管理平台「連線抗疫服務系統」由中華電力高級客戶方案經理文俊昇先生帶領的團隊設計,由構思、測試到正式運作,用了約兩星期時間。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在第五波疫情至今招募超過 5,000 位義工,需要處理大量義工登記和求助查詢,有效的義工服務配對和物資配送非常重要。文俊昇先生表示:「我們運用設計思維,針對全港社區抗疫連線面對的痛點,並參考公司內部系統,為他們度身設計一個一站式數碼平台,有效提升義工服務運作。」此外,團隊並為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的熱線中心建立追蹤系統,便利工作人員有效檢視和分析求助個案的跟進進度。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表示:「我非常欣賞同事能夠抱著中電『以人為本』的精神,運用創新及數碼技術,在很短時間內建立系統,讓抗疫服務能夠更到位。我們明白疫情嚴峻,必須迅速靈活應變,才能有效照顧社會的需要。我很高興這個管理平台能幫助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減省行政工作,讓資源更有效分配,令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受惠。」 此外,中華電力總裁蔣東強先生、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及超過 50 位中電義工亦參與由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發起的義工活動,包裝合共 13,650 個愛心福袋,分別送到五間新界西聯網公立醫院,為醫護人員打氣。而中電控股有限公司早前亦向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捐出 200 萬港元,用以購買 10,000 套個人防護裝備,供「18 區抗疫愛心隊」義工在社區進行抗疫工作時使用。

華懋集團、希慎興業提供場地 全港最大型私人物業內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今日開幕

華懋集團、希慎興業提供場地 全港最大型私人物業內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今日開幕

位於銅鑼灣核心地段的新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今天(3月29日)正式投入運作,預計能為數以十萬計的市民提供疫苗接種服務,以助香港盡快重回正軌。疫苗接種中心設於禮頓道與加路連山道交界,是現時位處私人物業內最大的接種中心,場地由華懋集團(下稱「集團」)和希慎興業合力向政府提供,為期三個月。集團和希慎興業未來將於此佔地16萬平方呎的空間合作發展零售、商業及社區綜合項目。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在短短18 天建成,設有18 個疫苗接種間,為市民提供順暢舒適的體驗。同樣支持今次計劃的金門建築,聯同其他夥伴包括奧雅納工程顧問、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及科進集團合作,使用預製組件搭建臨時設施。場地已於 2022 年 3 月 23 日移交政府,並由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以非牟利模式營運三個月至六月底。   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自疫情之初,我們一直努力尋找可利用的物業場地和其他資源,協助政府和社區對抗疫情。今次我們更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盡全力提供最大的支持;並發揮團隊精神,助香港加快復甦。這體現了我們以人為本,造就人、繁榮和環境『三重基線』均勻發展,實踐為社區創造共享價值的願景。」   集團亦將旗下多間酒店用作檢疫或隔離用途,又與荃灣民政事務處於荃灣西如心酒店舉辦社區疫苗接種日。早於一月下旬,集團亦曾在旗下數個物業舉行期間限定花市,支援受年宵市場取消影響的本地花農。   除了善用旗下物業支援抗疫,集團還捐贈予有需要人士。集團早前捐出50,000份「快速抗原檢測包」,並由希瑪眼科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聯同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配對捐贈,合共捐出100,000份。首批20,000份檢測包捐贈予扶康會,並分發到旗下院舍及日間中心應對疫情。其餘80,000份則連同其他抗疫物資及生活必需品如口罩、消毒搓手液、罐頭食品等製成8,000份抗疫包,送予荃灣、深水埗及油尖旺區的劏房住戶,共約四千個家庭受惠。為確保這些物資及時和安全送達,舒緩非牟利機構的壓力,集團通過有份投資的智能物流創科 Zeek配送物資。   集團亦向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捐款50萬港元,以減輕他們在聘用臨時護理員、發放特別津貼、購買防疫及消毒物資等方面的巨額開支。 ...

陳茂波:對香港經濟前景有著絕對及無比堅定的信心

陳茂波:對香港經濟前景有著絕對及無比堅定的信心

陳茂波發表網誌指出: 轉眼間,2022年的第一季度即將完結。這實在是充滿驚濤駭浪的一個季度。新冠疫情第五波兇猛來襲,單日新增確診宗數曾超過七萬宗;這一波疫情累計死亡人數已近七千人;疫情亦對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最新失業率急升0.6個百分點至4.5%,而且還會繼續攀升;恒生指數過去一段時間亦大幅波動,曾在兩天內急跌一成,恒生科技指數自二月底更在兩周內下跌超過三成。這些數字均折射出疫情肆虐、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通脹升溫,以至中美關係等内外因素,令本港在社會、民生及經濟承受著龐大的壓力。 事實上,不同經濟環節的數據均反映著當前形勢壓力之大。例如,本港的零售銷售勢將結束連續十二個月的升勢,在二月再次出現下跌。至於出口增速亦將放緩。故此,本港經濟第一季度無可避免將陷入收縮,打斷之前連續四個季度復蘇的勢頭。 最近無論是本地抑或海外的網上研討會或媒體訪問中,我經常被問到對香港經濟前景是否仍具信心。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我對香港經濟前景有著絕對及無比堅定的信心。只要我們對大局有準確研判,抓準大勢,積極應對,並把握好國家的發展和支持,便能夠跨越短期的挑戰,邁步向前。 過去幾十年香港發展的軌跡告訴我們,即使面對種種風雨或困難,也毋須因短期阻礙而失掉信心。國家在穩步發展、「一國兩制」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直堅實支持香港的穩定和繁榮發展。香港是在這個大格局之中,積極打拼發展成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也為國家作出了貢獻。發展到今天,這些客觀條件和需要更形強烈,是香港未來發展最堅實的主軸。 即使疫情打亂了短期發展的步伐,但是疫情終必會過去。在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香港必定迎來更興旺和全面的發展,從市民生活、社會建設及經濟發展等方面,都將逐步出現「看得見、摸得到、感受到」的轉變。只要小心謹慎在每個階段掌握好大局和社會脈搏、做對決策、堅定執行,我們必定能夠減少不必要的干擾、提升施政效能,並實質改善民生經濟,得到市民的認同支持。 「準確把握大局、穩慎推進」讓我們能有信心、堅定地聚焦應對短期挑戰,同時準確定位、積極把握發展的大趨勢。這是根據香港過去的成功經驗,總結得出向前發展的原則。 面對本港當前仍相當嚴峻的疫情形勢,我們應該以同樣的大局觀,謹慎謀劃和部署工作。一方面,社會上已經有超過一百萬市民感染了Omicron變種病毒,當中為數不少的人已經康復,加上疫情高峰似乎已過,令部份市民或許覺得防疫工作可以稍為放鬆。然而,另一方面,還有數以百萬計市民仍在積極做好防護、希望避免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我們社會上仍有二十多萬名年逾七十、仍未接種第一針疫苗的長者,這對本港抗疫工作構成重大挑戰。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最近不少其他地區相繼放寬防疫措施以至解除了入境的檢疫要求,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如何在貫徹落實「市民健康和生命至上」、「動態清零」及與內地通關等目標的同時,逐步有序恢復與外地聯繫,也是十分實在、需要積極應對的問題。此外,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環球通脹升溫和利率趨升等,均困擾著環球市場的投資氣氛及情緒,亦加大了我們所面對的外圍挑戰壓力。 在有效管控疫情上,我們需要取得全局的勝利,即既要遏止疫情也要穩住經濟;既要穩住內部狀況也要兼顧外部情勢。概要來說,就是必須以人民健康和生命至上為目標,按著「動態清零」的策略,保護市民、穩住經濟,同時以切實可行的手段保持對外聯繫。抗疫工作不能急躁,也不能鬆懈,更要有底線思維。透過可操作、可持續的動態應對方案,做全面而充份的準備,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推動經濟全面復蘇!

香港交易所舉辦2022年企業日

香港交易所舉辦2022年企業日

香港交易所公布建設面向未來的領先市場的願景實現香港交易所願景的三大戰略:連接中國與世界;連接資本與機遇;以及連接現在與未來香港交易所高層於企業日簡介最新業務情況及主要戰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今日(星期二)舉辦2022年企業日,香港交易所管理層為投資者、客戶及市場參與者簡介集團的最新戰略,並展示建設「面向未來的領先市場」的藍圖。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在這次線上活動首先發言,12位管理層成員亦分別進行了滙報,吸引來自區內和全球各地的人士參加。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香港交易所是一家非常優秀而獨特的公司,作為香港和全球的關鍵金融基礎設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過去一直成功把握市場機遇、豐富產品的品種和多樣性、推動旗下業務更加國際化,並深化我們與中國内地資本市場特有的互聯互通。」 「作為一家肩負使命的企業,香港交易所一直致力於業務的長遠發展,推動全社會的共同繁榮。香港交易所身處競爭激烈、不斷變化、也不斷被顛覆的行業。我們不但要繼續做好我們一直擅長的事情,更要與時並進,利用我們現有的優勢,為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歐冠昇說:「我們的願景是建設『面向未來的領先市場』。要實現這一願景,我們需要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東西方資本的雙向流動;建設充滿活力和更加多元的市場,培育優秀的企業,並且凡事以客為本。我們將永遠從市場的整體利益出發,致力維護市場的良好秩序、誠信、透明和互聯互通。我們明白,如果能夠促進社會的繁榮,香港交易所定能取得成功。」 為此,香港交易所會實施三大戰略:連接中國與世界;連接資本與機遇;以及連接現在與未來。 連接中國與世界 憑藉立足中國的獨特優勢,香港交易所將繼續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投資中國增長的機遇,同時也爲中國資金提供投資海外的機遇。香港交易所的目標是通過以下努力,發展成為首選的中國離岸融資、交易及風險管理中心︰  拓展及提升互聯互通機制;成為中國的首選離岸風險管理中心;鞏固作為中國首選離岸融資中心的地位;及拓展更多中國相關的產品。 連接資本與機遇 香港交易所將連接人才、資本、企業、市場與創意,著力於業務、市場和社區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香港交易所注重以客為本,致力於提升旗下市場的吸引力、深度、活力及多樣性,鞏固其作為首選融資、風險管理及交易中心的地位。為此,香港交易所會特別注重以下範疇: 提升集團新股集資市場的吸引力;優化市場結構,以提升交易、結算、交收及風險管理的效率;豐富集團的產品生態圈, 提供更多不同資產類別的產品及增值服務;及拓展客戶生態圈。 連接現在與未來 香港交易所身處一個快速變化和不斷被顛覆的行業當中。數碼化、代幣化、大數據、個人化金融服務及ESG等新趨勢,正在不斷地顛覆交易所行業。 香港交易所正積極發展平台業務,利用靈活、現代化及數碼化的基建,讓集團能連接現在與未來,並實現其未來願景。香港交易所將會: 進一步現代化基建平台;由「基建為本」模式轉型至「以客為本」模式;培養數碼化業務能力,發掘數碼化資產、ESG、私人市場及其他新興領域的機遇;及善用數據。 歐冠昇還表示:「今天,我和我的團隊已經規劃好未來路綫圖,未來數年,我們將齊心協力改革我們的各項業務。最終,我們能否成功建設一個面向未來的領先市場,將取決於我們能否提升集團的業績、推動本地金融市場的發展和促進社會繁榮。」 ...

金融壹賬通參與成立「雙碳」創新實驗室

金融壹賬通參與成立「雙碳」創新實驗室

「雙碳」創新實驗室旨在探索如何深度整合區塊鏈技術及「雙碳」經濟。作為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服務供應商,金融壹賬通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實力。憑藉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在「雙碳」領域積累的經驗,金融壹賬通將與各成員攜手完成國家試點工作的聯合申報,目標是形成「區塊鏈+能源/雙碳」的標準產品,為達致「雙碳」目標及 ESG 發展注入科技力量。同時,由金融壹賬通參與編撰的《區塊鏈賦能「碳達峰碳中和」》白皮書亦正式發布,討論區塊鏈如何服務於碳减排、碳交易、碳監管等多種場景。

涉小米產業鏈IPO政策受限?中證監回應

涉小米產業鏈IPO政策受限?中證監回應

近日,市場有傳言監管層對“當前科創板、創業板在審涉及小米產業鏈的項目做了排查,涉小米產業鏈IPO政策受限”,對此,中證監新聞發言人作出回應。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我會關注到部分自媒體有關小米代表的產業鏈IPO政策有重大變化的文章。對此,我們明確表示我會未對小米產業鏈相關企業出台IPO限制性政策,也未開展專項排查。我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依法依規開展發行上市審核注冊工作,依法公平對待各類企業,確保政策預期穩定。希望市場各方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

Page 2833 of 2833 1 2,832 2,833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