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產就其淨零轉型的潛在路徑發布了一份創新深度分析報告,並呼籲提高碳排放數據透明度及改善基準測評,以推動房地產行業的脫碳進程,樹立行業典範香港及上海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4日 -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101)(「恒隆」或「公司」)發布首份房地產行業減排討論文件《我們的淨零之旅:通往205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情境與行動》(「《我們的淨零之旅》」)。 儘管不少公司已經作出了淨零承諾,但真正深入探討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的公司卻寥寥無幾。恒隆地產迎難而上,採用創新方法,利用涵蓋超過1,000項內外部數據的脫碳模型進行全面分析,並制定兩大主要情境,旨在研究公司在205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潛在路徑。 恒隆地產以2023年接近10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起點,力求在2050年將這一數字降至10萬噸以下,甚至低至1.6萬噸。新建築的規模及建築材料的碳排放強度,將在減排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我們的淨零之旅》討論文件得出的結論是,恒隆地產有潛力在2050年全面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為此,公司需不懈努力,持續推進減碳行動,包括與供應商達成戰略協作、運用創新技術等。 儘管此文件的分析立足於恒隆的排放路徑,但其對同業及標準制定者亦具有參考價值。例如,文件指出常被忽略的排放來源、探討了房地產行業的關鍵碳核算議題,呼籲提高建築材料碳排放數據的透明度並建立標準化基準。 恒隆地產董事長及可持續發展督導委員會主席陳文博先生表示:「房地產行業在減排方面責無旁貸,而我們需要共同制定長遠願景。通過這份討論文件,我們正視問題的關鍵,包括業務擴張的影響、建築供應鏈及能源脫碳,以及易被忽略的排放領域等,表明了恒隆堅決履行淨零承諾的決心。同時,我們也鼓勵同業及合作夥伴共同提升碳排放數據的透明度,相互學習,攜手合作。」 為彰顯推動房地產行業綠色變革的決心,恒隆訂立了八項核心行動,旨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 提升能源效率 擴大可再生能源採購 提高建築材料使用效率 減少建築材料的溫室氣體強度 與供應商建立緊密合作...
Read more數碼港、庫瓦及團結香港基金攜手推動正向教育與可持續發展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4日 - 數碼港、Negawatt Utility Limited(庫瓦)及團結香港基金欣然宣布,「Live Local+ @CCF 2025:正向教育研討會」已於 2025 年 3 月 22 日在數碼港商場全天候廣場成功舉行。此活動為「Live...
Read more助年青人實現創業夢想 推動社企可持續發展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4日 - 《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HKSEC)2024-25》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已於3月15日假香港海事博物館圓滿舉行。踏入第18屆,HKSEC一直致力鼓勵及支持年青人運用創新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實踐創業夢想。本年度比賽反應尤其熱烈,吸引逾580位年青人踴躍組隊參加,合共提交超過130個社企計劃,創下近年新高。 HKSEC Grand Finals 2024-25 比賽結果已於當日頒獎典禮上公布。本年度兩支冠軍隊伍分別為Food With Benefits Limited及JAPJAP,每隊可獲得港幣30萬元啟動獎金;亞軍則由Body Nova及Do Did...
Read more於 2025 香港藝術週期間到訪富藝斯探索這場藝術、科技與無常交匯的展售會,共 展出Refik Anadol、Sougwen Chung、Random International、Tyler Hobbs、Addie Wagenknecht、Gina Choy及Maja Petrić七位前瞻藝術家的作品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4日 - 由 HOFA...
Read more此舉將幫助行銷人員深入了解中國社群媒體市場新加坡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4日 - 行銷、電子商務與數位轉型 BPaaS 科技公司 AnyMind Group 繼在今年2月3日宣布成為小紅書一級代理後,今日宣布旗下網紅行銷平台AnyTag現已能瀏覽中國熱門的生活社群平台小紅書的網紅數據。 AnyMind Group 將小紅書數據整合至旗下網紅行銷平台 AnyTag 此數據整合使行銷人員能夠輕鬆分析小紅書博主的賬戶資訊,更有效地管理、分析於各種平台上的網紅行銷活動,包含 Instagram、TikTok、Facebook、X、YouTube、Threads、抖音,以及最新加入的小紅書,所有操作均能透過...
Read more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2日 - 由香港魯班廣悅堂主辦的「再『見』魯班先師廟 全港填色·繪畫·攝影比賽」頒獎典禮今日於大館賽馬會立方隆重舉行,吸引逾百名參加者出席,並由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太平紳士擔任主禮嘉賓,與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古物古蹟辦事處及香港建造商會等政府及業界代表,以及各校師生、家長一同見證得獎者的輝煌時刻。本次比賽作為香港魯班廣悅堂成立暨魯班先師廟建基140周年誌慶的壓軸活動,旨在透過藝術創作推動公眾對傳統嶺南建築及魯班精神的認識,並鼓勵參與者以創作記錄「魯班先師廟升格為法定古蹟暨修繕竣工」的歷史時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太平紳士在致辭中表示:「魯班先師是中國最早、最偉大的工程師、建築師和發明家,他卓越的工藝和創新的思維,令中國在建築上取得極大的成就。香港魯班廣悅堂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今次的比賽,以弘揚魯班先師的「創新」、「為民」精神,以及傳承其精湛的工藝。」 競爭激烈 多名雙冠軍、雙亞軍、雙季軍誕生 本次比賽涵蓋填色、繪畫及攝影三大類別,共設六個組別,包括親子填色組、高小繪畫組、初中繪畫組、高中繪畫組、公開繪畫組及公開攝影組,吸引了全港各界人士的踴躍參與。參賽者們的作品充分展現了魯班先師廟獨特的建築特色與歷史意義,透過畫筆與鏡頭捕捉這座歷史古蹟的神韻。 比賽最終頒發了六個組別的冠、亞、季軍獎項,然而,由於眾多優秀作品難分高下,初中繪畫組與公開攝影組誕生雙冠軍,高小繪畫組與公開繪畫組誕生雙亞軍,而高中繪畫組及親子填色組則誕生雙季軍。此外,多名參賽者獲得優異獎,展現出參賽者的卓越藝術表現和創意。評審團一致表示,這次比賽的投稿作品水準極高,許多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技術均令人驚嘆,評選過程異常艱難。 香港魯班廣悅堂主席鄧智宏測量師指出:「魯班精神的核心不僅在於技藝卓越的執著追求,更在於創新、傳承及社會貢獻。透過這次比賽,我們看到各界人士以不同的視角詮釋魯班先師廟的歷史價值和工藝之美,這不僅是一場藝術比賽,更是一場文化交流,讓我們共同見證和傳承這份珍貴的建築遺產。」 魯班精神延續 2025年多項活動接力舉行 140周年的慶祝活動雖已圓滿落幕,但魯班精神的傳承並非止步於此。香港魯班廣悅堂將繼續舉辦一系列活動,讓更多班門同仁和市民參與其中,進一步認識魯班文化及工匠精神,並鼓勵新一代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建築創新相結合,為香港建造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5年,廣悅堂將延續這股熱潮,舉辦多項活動,包括「少年魯班...
Read more智慧新總部成活化工廈成功案例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1日 - 香港領先的機電工程及技術服務供應商之一安樂工程集團(「安樂工程」)今天(3月21日)舉行「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暨集團新總部「安樂工程大廈」(ATAL Tower)開幕典禮,標誌集團投資未來,繼續加強集團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培訓中的行業領導地位,致力創新及生產力,為工程業升級發展貢獻動力。 圖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左二),今天在安樂工程集團創辦人潘樂陶博士(左一)、主席麥建華博士(右二)及行政總裁陳海明先生(右一)陪同下,主持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暨安樂工程大廈開幕典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在安樂工程創辦人潘樂陶博士、主席麥建華博士及行政總裁陳海明先生陪同,並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先生、多個政府部門及業界代表,以及合作夥伴等見證下,於「安樂工程大廈」主持開幕典禮。 甯漢豪局長及一眾嘉賓並參觀設於大樓內的「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了解集團的先進建築方法及數碼科技研發工作,涵蓋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組裝合成法(MiC)、建築信息模擬(BIM)、人工智能驅動的數碼分身(Digital Twin)、物聯網(IoT)、超算中心液冷等技術,以及各種淨水、污水及廢物處理及氣候解決方案等,積極推動工程業的智能化與低碳轉型。 優秀人才對提升生產力亦不可或缺。安樂工程四十多年來持續的大學畢業生及技術員培訓計劃,培育了超過1,100名人才,在集團以至工程界的不同崗位服務,發光發亮。隨著「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的開幕,安樂工程將繼續把更多的香港青年人培育成具備先進工程科技能力的優秀人才,貢獻香港。 安樂工程大廈體現了創新建築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工廈活化計劃」的成功政策案例,從傳統工廈蛻變為綠色智慧建築。安樂工程主席麥建華博士表示:「在科技浪潮重塑產業格局的今天。安樂工程作為機電工程及智慧城市的科技服務先驅,早於數十年前已率先並持續投資研發,致力與客戶攜手,提供專業與先進的方案,為社區創造價值。今日『安樂工程大廈』與『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的開幕,不僅是集團的新里程碑,更彰顯我們對未來的信心,繼續投資香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表示,要改裝一幢工業大廈比重建更加困難,挑戰性很大。她恭賀安樂工程不單把工業大廈活化,更引入先進的技術。她表示:「經活化後的安樂工程大廈,是首幢能達致政府的要求,把其中百份之十的樓面,作為裨益社會發展的功能,成為設計研究及培訓中心,這是很值得鼓勵,開創了先河。」她很高興知道這個研發中心,不單進行研發,也進行培訓,她希望這個中心能加以善用,貢獻整個建造業界。 安樂工程大廈集設計、研發、培訓及辦公室等功能於一身,從原先工廈,活化成智能建築,並榮獲綠建環評新建建築2.0版暫定鉑金級認證。大廈配備節能及可再生能源設施,包括創新的冷樑送風技術、無油磁浮式製冷機、光伏地板及太陽能板等節能設施。安樂工程更自主研發當中的「智慧樓宇平台系統」,猶如大樓的「中樞神經」全面整合及控制空調、照明及物聯網傳感器等機電系統及設施,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提升能源效益,預計每年可減少約三成的耗能和碳排放,並令室內環境更舒適。此外,大樓的室內植物與戶外景觀相互呼應,打造綠意盎然的空間,提升員工身心健康。 圖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先生(前排左二)、多個政府部門及業界代表,以及合作夥伴等,一同見證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暨安樂工程大廈的開幕。 圖三:安樂工程集團主席麥建華博士致辭時表示,安樂工程大廈與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的開幕,不單是集團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彰顯集團繼續投資香港,擁抱創新、推動工程業升級的堅定決心。...
Read more穩步落實高質量發展戰略,優化渠道架構,著眼全球市場佈局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1日 - 中國白酒行業領先代表,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集團有限公司(「珍酒李渡」或「公司」;股份代號:06979.HK,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欣然宣佈截至2024年12月31 日止年度(「2024財政年度」,「2024財年」或「年內」)之全年業績。 主要財務及業務摘要如下: 2024年度 (截至2024年12月31 日止全年) (人民幣 千元) 2023年度 (截至2023年12月31 日止全年)...
Read more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1日 - 生命健康科技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被列為具策略意義的新興產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積極響應國家和特區政府的發展戰略,舉辦「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論壇暨主題展館開幕典禮」,在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及一眾嘉賓見證下隆重啟動「生命健康科技館」。該展館將對公眾開放,展示本地初創的創新技術及科研成果,並為業界提供交流合作和促進產業落地的最佳平台,助力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生命健康科技是全球科技創新的核心領域之一,2025年全國兩會報告提出培育壯大生物製造等未來產業。特區政府亦在2025-26財政預算案中透過各項措施,積極推動生命健康產業的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表示:全球人口老化為生命健康產業提供了龐大機遇及發展潛力,特區政府一直大力投放資源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透過多項政策及資助計劃,更有效發揮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獨特優勢,並吸引世界頂尖科研團隊和企業落戶香港,建立蓬勃的創科生態圈。生產力局作為政府和業界的重要合作夥伴,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助力產業升級轉型。『生命健康科技館』透過展示本地先進科研成果和應用方案,加速產業化進程並提升行業整體水平,鞏固香港作為全球生命健康創新中心的地位。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議員表示:「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領域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生產力局擔當香港前沿科研成果『從1到N』落地的重要橋樑,透過先進技術賦能企業,包括運用人工智能、機械人及3D打印等創新科技,攜手業界實現升級轉型,加速產業化。『生命健康科技館』將成為構建蓬勃的生命健康科技生態圈重要里程碑,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生命健康科技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論壇雲集來自政、產、學、研、投各界領袖,包括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助理署長陳詩濤先生、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研究)岑浩璋教授、香港工業總會第33分組: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協會主席杜偉樑教授、賽意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咨詢委員會召集人蔡明都先生,圍繞科技轉化與產業落地、國際競爭力與區域合作和政策支持與產業升級等三大範疇,聚焦探討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的最新趨勢及發展機遇。 「生命健康科技館」集中展示超過28個由生產力局、InnoHK研發平台、本地院校及業界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創新應用,包括3D打印、檢測技術、先進治療、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延展實境、基因編輯及樂齡科技等八大技術。當中亦展示了生產力局利用創新的精準生產技術系統——SUPER 生產系統,客制化協助本地初創企業在香港通過新型工業化,並融合了「智能微工廠」的概念,建立智能生產線,實現其世界首創的多孔結構矽微囊技術的產業化;同時「生命健康科技館」亦展出生產力局先進3D打印技術平台、生產力局及香港工業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中心(FLAIR)合作研發的工業AI應用平台「天工開物」等創新方案。 生產力局將為業界提供技術研發、產業化、法規諮詢、培訓、行業支援的五個服務範疇,正規劃一系列的培訓以及論壇,如醫療器材產品註冊、法律法規體系、人工智能在生命健康領域應用、生物技術研討、數碼醫療科技等專題活動,積極促進大灣區及國際合作,推動生命健康產業發展。 「生命健康科技館」即日起可透過此連結預約參觀;有關重點展品的簡介,請按此參閱附錄。 1 全球醫療衞生開支達到 9.8...
Read more新例殺到,基建營運商須盡快加強網絡安全及靭性以達標合規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1日 - 旨在提升香港整體電腦系統安全,減低網絡攻擊導致社會運作和市民生活受干擾機會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 (電腦系統) 條例草案》剛獲得立法會三讀通過,準備於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為協助本港各界建立起更安全的網絡環境,並為新法例做好準備,Akamai特別結集本地資訊安全業界翹楚和專家的獨到見解,推出《2025迎難而上:守護香港關鍵電腦系統》電子手冊供基建營運者免費下載,協助大家更有效加強網絡安全及靭性,防範應對新法規,須馬上準備遵循新例 。 守護香港關鍵電腦系統 香港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面對的威脅和風險正在急促轉變,例如雙重勒索軟件入侵大幅增加,以及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API) 漏洞攻擊冒起。此外,去年知名軟件更新導致多地電腦系統運作中斷的大型事故,亦令企業機構重新思考該如何管理第三方風險及加強網絡靭性。諸如此類的資訊安全問題已足以令企業、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疲於奔命,防範整個組織以至城市運作受到影響,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再加上為緩減這方面風險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 (電腦系統) 條例草案》將在短短九個月後便正式生效,使管理層和IT 團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Akamai推出《2025迎難而上:守護香港關鍵電腦系統》電子手冊之目的,正是希望能為他們排解疑難,加快提升網絡安全,克服合規挑戰。...
Read more英國高等教育學府代表團與東亞地區教育界領袖機構到訪香港,共塑教育、研究和創新的未來發展方向。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1日 - 由英國文化協會主辦的2025東亞教育週於 3 月 5 日至 7 日在香港圓滿舉行。活動匯聚英國及東亞地區的高等教育領袖,共同探討合作、研究和創新的新機遇。來自東亞 12 個國家及地區的英國校友亦應邀出席,就國際學習及職涯前景展開討論。為期三天的活動吸引了眾多教育合作夥伴、英國校友、英國高等教育學府代表團,以及東亞地區的政策制定者與學術領袖參與,透過一系列策略圓桌會議、討論及實地考察,攜手推動英國與東亞之間的夥伴關係及知識交流。 英國文化協會東亞區教育總監萊頓 (Leighton Ernsberger)...
Read more收入、毛利錄雙位數增長 擬派末期股息每股1.8港仙摘要: 收入按年增長約11.4%至約6,066.0百萬港元 樓宇建築工程收入按年增長約15.1%至約5,414.5百萬港元 毛利按年增長約15.4%至約353.2百萬港元 每股基本盈利為10.74港仙;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1.8港仙 財務摘要: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千港元 2024年 2023年 變幅 收入 樓宇建築工程 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RMAA」)工程 環保業務 6,066,037 5,414,578 511,985 139,474...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