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4月1日 /美通社/ -- 4月1日,布魯可第3屆BFC創作賽第2季度「破繭賽季」正式啟動,本屆賽事延續了 「改造區」 與 「攝影區」 雙賽道模式,並首次推出「賽季通行證」激勵玩法,通過這一玩法,參賽者有機會獲得賽季專屬限定品,進一步激發了BFC創作者的熱情。同時,BFC創作賽在布魯可集團官網正式上線,為全球玩家提供了更廣闊的創作與分享平台。 雙賽道 + 賽季通行證,3 重專屬獎勵激發BFC創作熱情 布魯可第3屆 BFC 創作賽第2季度「破繭賽季」將於 2025 年 4 月 1 日至 6...
Read more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4月1日 - 科法斯對中國企業付款行為的調查顯示,2024 年,供應商對賒銷放帳和延長收款期越來越謹慎。 企業普遍延長了信用期限,部分得益於第三方機構的風險緩解工具,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供應商的信心,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更長的信用期限緩解了逾期付款的增長,逾期天數僅從 64 天微增至 65 天。 然而,將逾期付款天數和信用期限相加後,從產品交付到收款的平均總等待時間則從 2023 年的 133...
Read more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全面關稅,正造成巨大不確定性並打擊信心,但短期內不太可能引發經濟衰退,又認為美國今年通脹回落進程可能放緩,但不足以改變聯儲局明年令通脹重返2%的目標。 她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基金組織可能在大約3周後更新《世界經濟展望》,將小幅下調經濟增長預測,但認為短期不會出現衰退。基金組織1月時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3.3%,當中大部分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長預測獲上調半個百分點至2.7%。 格奧爾基耶娃又提到,與美國財長貝森特進行了非常有建設性的會晤,對方理解基金組織作為全球最後貸款人,對於美國經濟利益的重要性,指出美國作為基金組織最大股東,過去兩年從基金組織的資源中賺取了約32億美元。
Read more滙控美國預託證券折合89.37港元,較本港收市升逾1%。 美團美國預託證券較本港收市升近1%。 港交所、友邦及阿里巴巴的美國預託證券較本港收市亦向上。
Read more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今日(四月一日)強烈譴責美國將六位中央及香港特區官員列入所謂「制裁」名單,妄圖恫嚇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官員,再次顯露美國霸權主義下的野蠻,與其近期對不同國家及地區施以欺負和壓迫手段的霸凌野蠻同出一轍。香港特區官員對美國所謂「制裁」嗤之以鼻,會繼續堅定不移維護國家安全。特區政府全力保障各人員的合法權益。 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美國聲明中所提及的指明潛逃者被通緝和被法院發出拘捕令,並非因為他們『行使發表的自由』,而是因為他們一直潛藏美國、英國和澳洲等地,並在當地繼續公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勾當,包括煽動分裂國家、請求外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特區進行『制裁』、封鎖及採取其他敵對行動,美方卻包庇其惡行,特區政府因此有需要依法採取一切合法措施,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89條下指明的措施,以強烈打擊有關行為。針對有關潛逃者採取的措施,目的是應對打擊、阻嚇、防止犯罪嫌疑犯的潛逃行為,以及促使有關潛逃者回港接受司法程序。所有對潛逃者實施的指明措施,符合人權原則,而不少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也會就不同的通緝犯施行類似措施。美方刻意抹黑特區政府依法採取的措施及行動並散播不負責言論,試圖混淆視聽,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發言人亦指出:「客觀事實是,美方多年來無視國際法的不干涉原則,肆意干預別國内政,扶植代理人、策動『顔色革命』,甚至以經濟和軍事手段脅迫,製造社會動盪和多場人道災難,令多國人民苦不堪言。中央制定《香港國安法》、特區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令美方無法得逞後,美方卻詆毀盡責、忠誠和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的香港特區有關人員,更以『捍衛人權和民主』為名實施所謂『制裁』,實乃典型的無恥、虛偽『雙標』。」 「特區政府有責任依法追究涉嫌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並潛逃海外的人。香港特區執法部門一直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關的人或單位的行為而採取執法行動,與其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香港特區律政司按《基本法》第六十三條主管刑事檢控工作,所有檢控決定基於所有可接納的證據和適用法律進行客觀分析後作出。」
Read more截至2024年12月31日之全年業績摘要: 隨著AI技術相關產業對芯片的需求不斷上升,科通技術的AI芯片訂單需求持續上升,帶動本集團收入同比增長約14.3%至人民幣10,129.1百萬元 本集團錄得毛利約為人民幣889.4百萬元,淨利潤約為人民幣273.5百萬元,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約為人民幣189.9百萬元 硬蛋產業學院繼續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及人才培訓,已成功培育超過2,000名芯片應用工程師,進一步推動國家芯片產業發展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31日 - 硬蛋創新(「硬蛋創新」或「本公司」,股份代號:400.HK;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一家創新型科技服務平台集團,主營業務為「科通技術」及「硬蛋科技」,公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4年」或「年內」)之經審核綜合業績。 2024全年業績財務摘要 受惠於AI算力需求持續強勁,伴隨AI技術相關產業對芯片需求顯著上升。年內,本集團收入達到約人民幣10,129.1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約人民幣8,863.4百萬元,增加約14.3%。本集團的毛利約為人民幣889.4百萬元,同比減少約13.6%;經營利潤約為人民幣427.9百萬元,同比減少約8.0%;除稅後淨利約為人民幣273.5百萬元,同比減少約14.5%。來自大客戶的銷量增加影響整體毛利率,加上美元利息成本上升,導致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有所下降。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約人民幣189.0百萬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現金及銀行結餘(包括已抵押存款)為人民幣839.7百萬元,銀行貸款為人民幣1,885.9百萬元;賬面庫存值為人民幣3,510.5百萬元;本集團已發行基本普通股股數為1,394,262,732,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1,370,327,000。 深耕AI算力供應鏈 科通技術賦能行業創新與高效運營 在全球芯片產業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人工智能、雲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協同演進,疊加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技術突破,正推動全球算力需求進入指數級增長軌道。這一趨勢不僅催生GPU、ASIC等高性能計算芯片的迭代需求,更帶動高速存儲芯片、智能網絡設備的全產業鏈技術升級,形成從芯片設計、製造到應用終端的完整創新生態。在這一背景下,科通技術作為AI算力供應鏈的核心供應商,深度參與全球算力網絡建設,服務範圍覆蓋算力中心、數據中心、AI服務器、AI交換機網絡產品、光模塊以及眾多的AI應用領域。科通技術與全球領先的芯片原廠緊密合作,已代理超過80家核心芯片公司的產品,涵蓋Nvidia(英偉達),AMD-Xilinx(超威半導體-賽靈思)、Intel(英特爾)等國際知名原廠以及眾多國內知名芯片原廠。 憑藉多年深耕市場,科通技術積累了豐富的應用技術經驗和產業資源,能夠為下游數以萬計的創新客戶提供芯片應用技術解決方案及供應鏈管理服務。通過自主研發的AI技術、大模型和專業知識庫,科通技術能夠在芯片選型、硬件設計、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等方面提供智能化和自動化的解決方案,顯著提升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此外,科通技術運用AI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實現供應鏈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運營效率並降低成本。...
Read more粵港政府今日在添馬政府總部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典禮暨「舞動水滴展」開幕禮,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重要時刻。 行政長官李家超、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室務會成員向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聯辦副主任祁斌、廣東省副省長張少康、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以及深圳市市長覃偉中一同主持儀式。 李家超致辭時指,國家60年來從未間斷為香港供應可靠和穩定的東江水。東江水佔全港食水用量七至八成,支撐香港經濟持續發展,滋養市民安居樂業。東江水供港不只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他續說,東江水融和着東西薈萃的百川匯流,香港全力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60年為一甲子,象徵圓滿的循環,特區政府把握東江水供港60周年的歷史時刻,舉辨一系列慶祝活動。 典禮同時為「舞動水滴展」進行亮燈儀式。該大型藝術裝置展覽特別為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而創作,展覽明日開始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舉行。慶祝活動並包括巡迴展覽、專題講座、內地考察團等,活動之一的國際水務領袖高峰論壇將於明日舉行。
Read more深圳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3月30日晚間,京基智農(000048.SZ)發佈2024年度財報,其以生豬養殖為發展核心的戰略轉型成效顯著。年報顯示,2024年營業收入59.60億元,歸母淨利潤7.14億元,扣非淨利潤7.8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38元/股。 特別注意,公司盈利主力實現結構性變化。2024年生豬養殖實現營收39.01億元,同比增長38.69%,佔比65.45%,實現逆勢貢獻盈利。 與此同時,公司披露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合計派發1.82億元。在生豬行業週期性波動背景下,公司憑藉13.67元/kg的優秀育肥成本,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9.97億元的強勁表現,為高分紅提供堅實支撐,兌現對股東的回報承諾。 生豬養殖業績亮眼 實現五年破兩百萬 報告期內,京基智農生豬養殖業務,全年累計銷售生豬214.61萬頭,同比增長16.32%;累計銷售收入39.01億元,淨利潤5.33億元。 這一業績表現,標誌著公司自2019年啟動戰略轉型以來取得了根本性成功,現代農業已成為核心的可持續增長點。 在京基智農轉型過程中,堅定業務結構調整與持續產能提升是兩大關鍵。四大生豬養殖項目及配套飼料廠以「深圳速度」完工投產,以「深圳品質」服務粵港澳大灣區。2022年,生豬出欄量126.44萬頭,實現「三年破百萬」的目標;2024年,出欄量正式邁入200萬頭大關,完成「五年破兩百萬」的成績。產能的快速釋放,品質的有力保證,灣區的區域溢價,加速改變過往「地產主導」的利潤格局。 房地產業務方面,2024全年營業收入12.34億元,淨利潤2.29億元。因無新項目集中交付,結轉銷售收入及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隨著存量去化的逐步加快,農業主業的有序增長,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健康經營的步伐。 數智化破局成本壓力 研發投入成果斐然 過去一年,在行業「微利化」競爭格局下,京基智農通過「數智化+工業化」深度融合,不僅在養殖效率、成本控制方面取得優異成績,更展現出生豬養殖高質發展的強韌底色。資料顯示,2025年2月公司育肥完全成本降至13.67元/kg,對比頭部企業,已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具體來說,採用「樓宇聚落式+6750自繁自養一體化」養殖模式,配合八大智慧養殖系統,有效提升養殖效率;以精准營養技術體系、四周批生產模式、三批次賣豬策略、宏基因組測序等先進科學技術,更進一步提高生產水準,有效實現降本增效。 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5210.89萬元,同比增長20.89%;截至去年底累計擁有國家專利34項,軟著9項。通過持續與華南農業大學等深度合作,承接國家「十四五」研發課題、獲廣東省農業推廣技術一等獎、主導的廣東省地方標準《多層(樓房)養殖規模化豬場生物安全技術規範》獲批。 積極助力鄉村振興 持續發力ESG建設 京基智農的新質生產力投入,不僅限於提質降本,更延伸至綠色生態與鄉村振興。2024年,與廣東省農科院動科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共建環境友好型豬場,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實踐案例與技術支撐。 此外,公司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原則,結合四大項目地特色農產品種植,構建種養循環體系。以有機肥還田的方式,改善土壤肥力,幫扶農戶生產。據統計,去年共捐贈有機肥超1600噸,助力村民減投增收。 長期以來,京基智農積極回應國家政策,深度參與鄉村振興實施。2024年成立「廣東京基智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拓展「公司+家庭農村」模式,以先進技術溢出效應,啟動鄉村經濟活力,助推鄉村產業升級。鄉村公益方面,2024全年公益總投入338萬元,通過節日慰問、關愛老幼、捐資助學、捐助文化活動、捐資鄉村基建等方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的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公司已獲「上市公司鄉村振興優秀實踐案例」「ESG典範企業獎」「高品質發展上市公司」等多項榮譽。...
Read more這一舉措加強了SITA的產品服務,將流程、科技和設計整合為一個端對端解決方案,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建議,打造更智能、更高效的機場,並提供更流暢的乘客體驗。 日內瓦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隨著機場在自動化、生物識別、安保、自助服務和個人化商業服務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客運大樓的佈局必須與這些創新同步發展。傳統模式中,排成一排的登機櫃檯、固定的保安檢查區域以及低效的乘客流動方式已經不再適用。相反,機場需要無縫整合,讓智能科技與智能設計協同合作,減少擁堵,並充分利用每一平方米的空間。 SITA ACQUIRES CCM TO BRING TO LIFE THE AIRPORTS OF THE FUTURE BY INTEGRATING TRAVEL...
Read more醫務衞生局宣布延展「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一年至明年3月31日,以便利合資格病人於大灣區指定協作醫療機構接受資助診症服務。此計劃目前適用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同時,為向病人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醫療支援,先導計劃將會優化。明日起,參與先導計劃的合資格病人須根據其醫管局覆診預約的門診類別,在港大深圳醫院的對應科室接受診症服務,方可使用先導計劃提供的資助。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特區政府按「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推動大灣區醫療衞生合作,醫管局會繼續與合適機構探討更深入的醫療協作項目,並提升公營醫療服務效率,以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醫衞局指,除優化措施外,先導計劃延長後的其他安排與現時大致相同,資助診症服務範圍涵蓋醫管局提供的門診服務。偶發性疾病、住院、日間住院和急症室服務,則不在資助診症服務範圍。 有意繼續參加先導計劃的病人,可透過現行途徑由港大深圳醫院根據香港醫管局覆診預約的門診類別,在港大深圳醫院對應的科室預約診症。他們須在接受資助診症服務前,於港大深圳醫院填妥確認繼續參與的聲明。 病人如無意繼續參加先導計劃,並希望返回香港在醫管局門診覆診,可向港大深圳醫院提出。港大深圳醫院會根據病人的臨床需要,轉介他們回到醫管局的相應門診預約跟進。 至於從未參與先導計劃的合資格病人,或曾參與計劃但需要更新個人資料的人士,明日起可向港大深圳醫院提出申請。 查詢可致電2300 7070聯絡醫管局,或致電(86)0755 86913101聯絡港大深圳醫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