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即市新聞

會德豐申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發展局公布,今日再接獲一宗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申請,申請人母公司為會德豐地產,該宗申請涉及一幅位於大埔林村社山路以南的用地,佔地約5.2公頃,現時劃為「農業」地帶的私人地段及毗連的政府土地。申請涉及約2 100個公營房屋/「首置」單位(具體資助房屋類別將由政府決定)、900個私營房屋單位和輔助設施,總樓面面積約159 000平方米。發展局轄下的土地共享辦事處會協調相關部門以促進並加快處理及審核申請。 在收到這個申請之前,土地共享辦事處已於二○二一年七月和八月收到三宗申請。

Read more
匯豐宣布未來一年向女性創業者貸款10億美元

匯豐宣布未來一年向女性創業者貸款10億美元

匯豐於周四宣布,計劃透過新成立的女性創業基金,於未來12個月向女性擁有的企業貸出10億美元,該行指出香港正自疫情復甦,而中小型企業持續是支撐經濟及本地社群的重要一環,意味匯豐需要確保這些由女性主導的企業獲得充足支援以發揮潛能。基金將支援該行於香港、英國、美國等地的新客及現有客戶。 據該行2019年的私人銀行報告顯示,逾三分一的女性創業者於募資時均面對性別不公情況,而女性主導的企業能鎖定的資金平均少5%,另一項調查亦顯示,收窄女性主導企業面對的性別差距問題,有利帶動全球GDP 2.5萬億至5萬億美元。

Read more

上海封控後Tesla首度有電動車出口海外

據南華早報報道,Tesla於上海的工廠經歷22日停工後於4月19日復產,復產後首批4,767輛電動車於周三離開救房,並準備運往斯洛維尼亞。而在4月份公司交於中國交付1,512輛車,當中960台為Model Y、552台為Model 3,相關比例僅相當於前月銷售的2%。據悉廠房將於周五再出貨4,100台至海外,意味Tesla正努力補回早前停工帶來的影響。

Read more

金管局第二度入市 買入40.82億港元

港元滙價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再度入市捍衞港滙,在市場買入40.82億港元。 是次買入港元後,銀行體系總結餘在下周一將降至3319.23億元。 金管局超過超過3年來再度入市,買入港元,今早在紐約時段買入15.86億港元,兩次合共買入56.68億港元。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港元市場繼續運作有序。聯繫滙率制度一直行之有效。金管局會一如以往密切監察市場情況,繼續維持貨幣及金融穩定。

Read more

據報印度要求法院重新凍結小米印度銀行賬戶中7.25億美元資金

據報印度打擊金融犯罪的機構要求法院重新凍結小米(1810)印度銀行賬戶中7.25億美元資金。小米收報10.36元,跌5.82%,跌0.64元。 此前,印度執法局在上周查封了小米公司的銀行資產,稱發現該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三家外國實體非法匯款,其中包括一家小米集團實體。上周四,在聽取了小米公司律師的意見之後,一名法官宣布暫停執行理事會的決定。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作為條件,小米將向印度當局通報特許權使用費等資金轉移情況。 另一方面,多家大行均下調對小米首季業績的預期,以反映內地封控、需求轉弱及零部件短缺帶來的影響,其中高盛將小米目標價降至19.4元,而大和及花旗分別將小米目標價降至12元及19元。

Read more

軟銀:阿里巴巴佔軟銀資產淨值的22% 佔願景基金的49%

軟銀CEO孫正義表示,阿里巴巴(9988)佔軟銀資產淨值的22%,佔願景基金的49%。 今年以來阿里股價已累跌逾32%,而52週計股價累跌逾63%,單是今日阿里股價已跌6.6%,收報80元,跌5.65元,創一月低,在互聯網監管收緊、內地經濟轉弱及需求轉差的情況下,阿里三面受敵,即使早前有消息指內地將「放過」科企,但公司股價仍然是不斷承壓,對軟銀來說今次亦難以交代。 而據中國信通院發表報告指,2021年第四季中國互聯網行業流量利好因素逐漸褪去,再加上宏觀政策、經濟環境、疫情反覆、自然災害等多重因素影響,企業經營壓力及成本激增,期內中國上市互聯網企業總營收達到9,86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2.9%,惟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8.3百分點。 內部需求弱,唯有將眼光轉向外部需求,商務部就指出隨著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政策環境也在不斷優化,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包括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在內的政策舉措,有利於促進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助力外貿保穩提質。同時,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地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消費促進工作,全力落實好國務院出台的新一輪促消費舉措,從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加快新型消費發展、優化消費平台載體等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升級,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

Read more

美國4月通脹率回落至8.3% 超預期

美國公布4月通脹率8.3%,超預期,但相對3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並自逾40年高位回落,亦是去年8月以來首次放緩,主要由於汽油價格紓緩,反映通脹可能已經見頂。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升0.3%,升幅略高於預期,但創8個月以來最小升幅,升幅比3月減慢0.9個百分點。撇除較波動的食物及能源,核心CPI按年升幅減慢至6.2%,按月升幅則加快至0.6%,兩者都高於預期。

Read more

國泰航空:4月份的客運業務表現有所改善 放寬檢疫要求帶動回港需求增

國泰航空於4月份載客四萬零八百二十三人次,較2021年同月增加82.2%,相比疫情前2019年4月的水平下跌98.7%。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上升60.7%,但與2019年4月相比則減少98.5%。乘客運載率增加31.5個百分點至55.6%,以可用座位千米數計算的運力按年減少30.2%,與2019年4月相比下跌97.7%。在2022年首四個月,載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37.8%,但運力下跌60.1%,而收入乘客千米數則上升15.8%。 國泰航空於4月份運載九萬二千三百六十一公噸貨物,較去年同月增加26.3%,但與2019年4月相比減少43.6%。月內的貨物收入噸千米數按年下跌13.2%,與2019年4月相比減少62.4%。運載率下跌2.7個百分點至80.2%。以可用貨物噸千米數計算的運力則按年減少10.2%,與2019年4月相比減少70.7%。在2022年首四個月,載貨量較去年同期下跌5.4%,運力減少42%,而貨物收入噸千米數則下跌43.3%。 顧客及商務總裁林紹波表示,4月份的客運業務表現有所改善,整個國泰網路的客運需求均有增長。隨著政府於4月1日解除客機航班從9個國家抵港的禁令,以及抵港旅客的檢疫期由14天減至7天,市民從外地(尤其英國)回港的需求增加。因應強勁需求,國泰將客運航班的運力較3月份增加約25%,然而4月份的客運運力較疫情前水平僅約2%。他指出國泰增加更多航班班次,為過境乘客提供更多和更方便的接駁航班,除了來自中國內地的持續需求,往返其他亞洲城市的過境需求亦有回升。公司於4月29日接載了2,805名乘客,是自2021年8月4日的新高。另一方面,因應上海的新冠疫情,國泰進一步減少了前往中國內地的航班班次。

Read more

大酒店:香港首季業務受嚴格社交距離措施影響 內地封閉管理帶來不利影響

大酒店公布,首季香港半島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380元,按季和按年分別跌近71%和近52%。平均房租4127。 集團副主席包立賢表示,香港實施嚴格社交距離措施,本地市場首季業績受到重創,香港半島酒店、山頂凌霄閣等的經營受到不利影響,商場收益按年錄得輕微跌幅,旗下商用物業租金亦持續受壓。他提到,集團的香港辦公大樓租務表現穩定,出租率達97%,按年保持平穩。至於淺水灣綜合項目的出租率按年微升至83%,但香港豪華物業市場的租金仍面臨壓力,今年內前景欠明朗。不過,包立賢相信,隨著香港逐步放寬社交措施,對下半年表現保持審慎樂觀態度。他又提到,集團將維持穩健財務狀況,應付各個投資項目,當中山頂纜車設施有望於今年夏季投入服務。 包立賢提到,內地的封閉管理措施為集團業務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上海業務,但北京業務受到的影響較小。他預期集團於內地的酒店業務在今年夏季仍會面對多重挑戰。

Read more
Page 1701 of 1727 1 1,700 1,701 1,702 1,727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