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ESG

港交所社區項目資助計劃接受社企申請

港交所社區項目資助計劃接受社企申請

港交所(00388)宣布,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旗下香港交易所社區項目資助計劃2022,已開始接受申請,直至今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於今年向計劃撥款1000萬元,支持本地社會企業的業務建立和增長,以及開展嶄新項目,以應對社區及環境上的各樣挑戰。社區項目資助計劃主要支持關注四大範疇的項目 —「理財教育」、「多元共融」、「扶貧紓困」及「環境可持續發展」。 港交所集團首席傳訊總監兼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公司秘書高凱莉稱,非常期待這些有影響力的社會企業項目,並將全力支持,以實踐集團回饋社會的長期承諾。香港交易所社區項目資助計劃於2021年推出,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管理,宗旨是為社會服務機構的中短期本地社區項目提供支援。去年,計劃支持了11個本地社區項目。

Read more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歡迎ISSB發表建議準則以作公眾諮詢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歡迎ISSB發表建議準則以作公眾諮詢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歡迎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發表適用於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資料的建議一般準則及氣候相關披露準則。ISSB現正就準則諮詢公眾以,目標是在今年底或之前完成制訂。督導小組鼓勵金融界、上市公司及持份者參與ISSB的諮詢。 有關建議準則以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的建議為基礎,旨在訂立全面及有效並以投資者為重點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的全球基準。 為配合督導小組的策略計劃,以支持制訂一套全球劃一的可持續發展匯報準則,證監會和港交所準備與包括香港會計師公會和審計及會計行業在內的業界、上市公司等在內的國際準則制定組織及主要持份者積極溝通,就可如何在香港應用ISSB的建議披露規定進行評估及收集意見。

Read more
中銀香港推出全新一期企業綠色定期存款計劃

中銀香港推出全新一期企業綠色定期存款計劃

中銀香港(2388)推出全新一期企業綠色定期存款計劃,協助全球現金管理客戶將現金管理項下的資金,投放於綠色經濟及環保相關項目上。 企業客戶可透過中銀香港企業網上銀行平台 iGTB NET、中行網銀(香港)(BOCNET HK)及中銀企業網上銀行(BOC CBS Online)或於中銀香港各分行申請開立綠色定期存款計劃,存款期為 1 個月或3個月,最低存款額分別為100萬港元、100萬元人民幣及10萬美元。 中銀香港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何永賢稱,中銀香港於2020年推出全港首個經獨立第三方認證的企業綠色定期存款計劃,連同新一期計劃,至今已先後為不同企業客 戶推出合共八期企業綠色定期存款計劃,獲包括本地中小企以及於其他大灣區城市有業務發展的企業積極參與。

Read more
亞太區物流、住宅及ESG趨勢帶動保德信房地產全球交易總額增長逾四成

亞太區物流、住宅及ESG趨勢帶動保德信房地產全球交易總額增長逾四成

保德信房地產(PGIM Real Estate)在2021年繼續加強其全球房地產股權和債權策略的投資組合,完成1,067宗交易,涉及成交總額達創紀錄的427億美元,按年增長43%。 保德信房地產在亞太區共完成68宗債權和股權交易,成交總額達30億美元。股權和債務交易的成交額分別上升至23.5億美元及6.7億美元。在美國,保德信房地產完成917宗交易,成交總額達349.7億美元;在歐洲則完成76宗交易,成交總額達47億美元。 保德信房地產亞太區主管Benett Theseira表示:「保德信房地產亞太區投資組合的增長主要由三個高度確信的投資主題所帶動: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生活需求代際變化(generational change in living needs)和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這三大主題顯著帶動了房地產需求,並在所有投資策略和包括新加坡、日本、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澳洲等主要市場創造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其中,ESG(環境、社會和管治)融合在推動亞太區投資增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保德信房地產最近任命Julie Townsend為ESG部門亞太及歐洲區主管,進一步加強公司對ESG的承諾。2021年,保德信房地產提出在2050年前,旗下管理的全球房地產投資組合實現淨零碳排放的承諾。 Theseira表示:「綜觀所有資產類別和戰略,ESG特性及ESG發展潛力是保德信房地產投資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亞太地區的黃金地段,現有寫字樓庫存提供了翻新機會,重建後可以改善ESG特性並創造價值。」 保德信房地產致力遵循ESG標準為寫字樓項目重新定位,亞洲增值型策略團隊在新加坡羅敏申路中央商務區收購了一幢12層高的寫字樓。以環境和社會因素為考量對其進行大規模的翻新,以升級和優化大樓設施。類似項目還有位於澳洲布里斯班皇后街(Queen Street)24層高的寫字樓,這幢有47年歷史的寫字樓正在進行重大改造,以獲得甲級、5綠星評級和5.5星NASBERS能源評級。

Read more
香港地球之友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

香港地球之友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

香港地球之友支持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就香港碳市場機遇進行的初步可行性評估。 香港地球之友認為,本港具有獨特地位,通過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合作,能在開發碳市場方面將發揮巨大優勢,並有能力建設成為內地的離岸風險管理中心。特別在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統一碳市場方面,有助鼓勵更多上市公司和私營企業,通過香港的碳交易平台,自由購買高品質的自願減排量,抵消其碳排放。 香港地球之友建議政府採納以下意見: 全球碳交易機制應具備全球視野,採用更具確定性的標準與方法。全球碳減排標準 需要有一個更穩定的專案治理框架、更廣泛的專案類型,以及不需要特定政府機構 認可才能被使用的標準。政府應建立有效的市場參與規則,對參與交易的品類減排量制定有效的市場定價, 以鼓勵更多上市或私營公司,通過香港的碳交易平台自由購買高品質的自願減排額 度。碳交易中心應該聚焦自願碳交易市場,建設富有多樣性、高品質和多層次的交易制 度。由於許多市場上的能源消耗和節能減排具有分佈性,而區塊鏈的特性,如分佈 式、自信任、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以及集體維護,都能用於這目的。這些特性有助 實現碳信用認証、交易溯源以及資料存證,方便持份者及監管機構進行監督,減少 違約帶來的負面效應。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可以被視為交易和轉移碳信用的最佳工具。分佈式的碳交易生 態系統,有助激勵初創企業等規模較小的參與者,參與低碳經濟和綠色金融,相信 香港和大灣區具備足夠條件成為區域低碳技術企業孵化中心。

Read more
跨機構督導小組公布香港碳市場機遇評估

跨機構督導小組公布香港碳市場機遇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督導小組計劃進行以下後續工作,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當中包括: 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優質自願碳市場,充分利用香港作為國際標準的擁護者、引導環球資金進入內地的促進者,以及擁有穩定和成熟監管制度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有關當局和持分者合作,按照內地政策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統一碳市場,以加強大灣區合作探索聯繫國際投資者與粵港澳大灣區統一碳市場以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機會加強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在碳市場發展方面的合作,使香港成為內地的離岸風險管理中心。

Read more
恒隆地產為旗下香港項目指定醫務中心樓層安裝C-POLAR空氣過濾器

恒隆地產為旗下香港項目指定醫務中心樓層安裝C-POLAR空氣過濾器

恒隆地產(0101)公布,成為香港首批應用C-POLAR空氣過濾器的商業機構。此空氣過濾器已通過多個海外實驗室的測試,證明有效在五分鐘內捕獲和殺滅經空氣傳播的病毒和細菌,包括2019冠狀病毒。這一款空氣過濾器已在銅鑼灣恒隆中心內知名診所及醫療中心林立的醫務中心樓層完成安裝。公司現正於尖沙咀格蘭中心和旺角雅蘭中心進行安裝,並將於4月初完成整個安裝工程。 C-POLAR空氣過濾器是由一家於2020年成立的香港生物科技初創公司研發,曾於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組織及專業團體主辦的2021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中榮獲「智慧生活大獎」。針對病毒和細菌的負電荷特性,C-POLAR空氣過濾器利用極性,在高速氣流中及在短接觸時間內捕獲和殺滅病毒和細菌。該技術無需外接電源便能獨立運作,不會產生化學消耗亦不含毒性,對人體無害。效能獲得認可的C-POLAR空氣過濾技術已獲多個醫療機構採用,包括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亦應用此技術生產N99呼吸器供醫務人員使用。 恒隆地產副董事(香港業務總監)劉靜雅表示,一直積極探索創新技術,以保障持份者的健康與安全。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於2020年爆發後,集團便使用本地研發、最高可殺滅99.9%高傳染性病毒的智能長效抗菌塗層Germagic百里香塗層(Germagic Thyme),為香港醫務中心樓層的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現在很高興成為香港首批商業機構,在醫務中心樓層安裝CPOLAR空氣過濾器,希望藉此能為顧客、租戶和員工提供更周全的保護。

Read more
中電善用設計思維及數碼科技 為抗疫組織建立義工及物資管理平台

中電善用設計思維及數碼科技 為抗疫組織建立義工及物資管理平台

在第五波新冠疫情下,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華電力)員工運用設計思維及數碼技術為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提供技術支援,建立義工及物資管理平台,有效管理義工資料數據庫及物資庫存、配對義工服務及物資供求,以及支援熱線中心運作等,讓有需要市民盡快獲得適切支援。 管理平台「連線抗疫服務系統」由中華電力高級客戶方案經理文俊昇先生帶領的團隊設計,由構思、測試到正式運作,用了約兩星期時間。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在第五波疫情至今招募超過 5,000 位義工,需要處理大量義工登記和求助查詢,有效的義工服務配對和物資配送非常重要。文俊昇先生表示:「我們運用設計思維,針對全港社區抗疫連線面對的痛點,並參考公司內部系統,為他們度身設計一個一站式數碼平台,有效提升義工服務運作。」此外,團隊並為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的熱線中心建立追蹤系統,便利工作人員有效檢視和分析求助個案的跟進進度。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表示:「我非常欣賞同事能夠抱著中電『以人為本』的精神,運用創新及數碼技術,在很短時間內建立系統,讓抗疫服務能夠更到位。我們明白疫情嚴峻,必須迅速靈活應變,才能有效照顧社會的需要。我很高興這個管理平台能幫助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減省行政工作,讓資源更有效分配,令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受惠。」 此外,中華電力總裁蔣東強先生、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及超過 50 位中電義工亦參與由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發起的義工活動,包裝合共 13,650 個愛心福袋,分別送到五間新界西聯網公立醫院,為醫護人員打氣。而中電控股有限公司早前亦向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捐出 200 萬港元,用以購買 10,000 套個人防護裝備,供「18 區抗疫愛心隊」義工在社區進行抗疫工作時使用。

Read more
華懋集團、希慎興業提供場地 全港最大型私人物業內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今日開幕

華懋集團、希慎興業提供場地 全港最大型私人物業內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今日開幕

位於銅鑼灣核心地段的新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今天(3月29日)正式投入運作,預計能為數以十萬計的市民提供疫苗接種服務,以助香港盡快重回正軌。疫苗接種中心設於禮頓道與加路連山道交界,是現時位處私人物業內最大的接種中心,場地由華懋集團(下稱「集團」)和希慎興業合力向政府提供,為期三個月。集團和希慎興業未來將於此佔地16萬平方呎的空間合作發展零售、商業及社區綜合項目。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在短短18 天建成,設有18 個疫苗接種間,為市民提供順暢舒適的體驗。同樣支持今次計劃的金門建築,聯同其他夥伴包括奧雅納工程顧問、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及科進集團合作,使用預製組件搭建臨時設施。場地已於 2022 年 3 月 23 日移交政府,並由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以非牟利模式營運三個月至六月底。   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自疫情之初,我們一直努力尋找可利用的物業場地和其他資源,協助政府和社區對抗疫情。今次我們更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盡全力提供最大的支持;並發揮團隊精神,助香港加快復甦。這體現了我們以人為本,造就人、繁榮和環境『三重基線』均勻發展,實踐為社區創造共享價值的願景。」   集團亦將旗下多間酒店用作檢疫或隔離用途,又與荃灣民政事務處於荃灣西如心酒店舉辦社區疫苗接種日。早於一月下旬,集團亦曾在旗下數個物業舉行期間限定花市,支援受年宵市場取消影響的本地花農。   除了善用旗下物業支援抗疫,集團還捐贈予有需要人士。集團早前捐出50,000份「快速抗原檢測包」,並由希瑪眼科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聯同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配對捐贈,合共捐出100,000份。首批20,000份檢測包捐贈予扶康會,並分發到旗下院舍及日間中心應對疫情。其餘80,000份則連同其他抗疫物資及生活必需品如口罩、消毒搓手液、罐頭食品等製成8,000份抗疫包,送予荃灣、深水埗及油尖旺區的劏房住戶,共約四千個家庭受惠。為確保這些物資及時和安全送達,舒緩非牟利機構的壓力,集團通過有份投資的智能物流創科 Zeek配送物資。   集團亦向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捐款50萬港元,以減輕他們在聘用臨時護理員、發放特別津貼、購買防疫及消毒物資等方面的巨額開支。...

Read more
金融壹賬通參與成立「雙碳」創新實驗室

金融壹賬通參與成立「雙碳」創新實驗室

「雙碳」創新實驗室旨在探索如何深度整合區塊鏈技術及「雙碳」經濟。作為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服務供應商,金融壹賬通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實力。憑藉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在「雙碳」領域積累的經驗,金融壹賬通將與各成員攜手完成國家試點工作的聯合申報,目標是形成「區塊鏈+能源/雙碳」的標準產品,為達致「雙碳」目標及 ESG 發展注入科技力量。同時,由金融壹賬通參與編撰的《區塊鏈賦能「碳達峰碳中和」》白皮書亦正式發布,討論區塊鏈如何服務於碳减排、碳交易、碳監管等多種場景。

Read more
Page 4 of 4 1 3 4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