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新型中風療法有望增加中風患者的康復率、減輕後遺症,降低患者負擔,同時減少照顧人力和財產損失。藥技中心於 7 月 27 日舉行授權簽約儀式,將「神經修復功能性間質幹細胞培養製程技術」技轉給宣捷幹細胞生技。希望透過政府與民間產業公司的合作,加速技術的研發與藥物發展,最終取得藥證,使該技術能更快地成為中風患者治療的選擇,同時展現台灣藥物研發上市的迅速發展。

新型中風療法有望增加中風患者的康復率、減輕後遺症,降低患者負擔,同時減少照顧人力和財產損失。藥技中心於 7 月 27 日舉行授權簽約儀式,將「神經修復功能性間質幹細胞培養製程技術」技轉給宣捷幹細胞生技。希望透過政府與民間產業公司的合作,加速技術的研發與藥物發展,最終取得藥證,使該技術能更快地成為中風患者治療的選擇,同時展現台灣藥物研發上市的迅速發展。
新型中風療法有望增加中風患者的康復率、減輕後遺症,降低患者負擔,同時減少照顧人力和財產損失。藥技中心於 7 月 27 日舉行授權簽約儀式,將「神經修復功能性間質幹細胞培養製程技術」技轉給宣捷幹細胞生技。希望透過政府與民間產業公司的合作,加速技術的研發與藥物發展,最終取得藥證,使該技術能更快地成為中風患者治療的選擇,同時展現台灣藥物研發上市的迅速發展。

新興中風療法的重要性

中風是全球主要死亡及失能者出現的原因。中風後的平均存活期為 6 到 7 年,其中 70-80% 患者會失去自理能力,需忍受多年的殘疾和神經精神綜合症。依據衛生福利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 10 大死因的第 2-4 位,平均每年奪走 1 萬多條寶貴性命。腦中風即使存活後通常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失能之後遺症也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長期以來,急性腦中風的治療只有在黃金 3-4.5 小時之內施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 (tPA,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超過黃金時間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出血。受限於極短的時間,能夠及時接受治療的病人非常稀少。而且目前的治療方法無法解決多數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的嚴重後遺症,因此需要能夠減少殘疾並改善中風癒後的藥物。

全球中風藥物發展趨勢

美國是中風藥物銷售的主要市場,年銷售額為 34 億美元,主要產品為抗血栓藥物,預計到 2027 年,全球中風藥物市場的銷售額將增長至 106 億美元,增長的主要因素為人口老化造成中風盛行率增加,以及不同於抗血栓藥物的新產品上市。其中,細胞再生醫學主要有美國的 Athersys 和總部位在日本的 HEALIOS K.K. 合作研發的 MultiStem 和 SanBio 的 SB623。然而,針對缺血性腦中風市場的增長,最主要的挑戰將會是目前市場缺乏新的治療方法。

藥技中心開的優化神經修復功能之異體間質幹細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為經濟部技術處補助之科專計劃衍生成果,可以將經過特殊篩選誘導的 MSC 直接注射到大腦患部,注射進去的 MSC 已被誘導成神經母細胞,因此可以促使細胞再生,直接在受傷的部位進行修復。此技術已於體外細胞模式 (in vitro) 以及慢性中風動物模式進行驗證,證實對神經保護與修復之效果,預期將有效改善中風後遺症。期待技術早日通過人體實驗且經政府批准,幫助更多的中風患者和家屬。

研發循環接力促使台灣領先全球

在記者會前,基因線上團隊把握機會向宣捷幹細胞宣明智創辦人進行訪問,宣創辦人提到,藥技中心使用來誘導幹細胞研發技術的原料,起初是由宣捷幹細胞提供的。經過藥技中心的成功研發,該技術再轉移回宣捷,希望宣捷能夠進行生產,並進一步進行藥證申請。透過這樣的循環接力,旨在加速技術的成功發展,並使台灣有機會在這個領域領先全球。這種循環接力不同於過去的國外技術授權,更加迅速,並且可以自豪地稱之為國內一條龍的研發生產。此外,宣捷創辦人在訪問中也提到,台灣想要不落後其他國家的製藥速度,首要的任務是確保法規不落後,加速國內循環,讓台灣患者能夠第一時間享受到完善且安全的治療。

宣創辦人則指出,宣捷感到非常幸運,與藥技中心距離相近,讓宣捷有機會和中心有長達三、四年的合作經驗,達成技術轉移的簽約。而工研院出身、40年前將 IC 技術成功移轉至聯華電子的宣創辦人認為,幹細胞是下一個具有潛力的領域。此次的技術轉移簽約或許是下一個紀元的開始,有可能讓台灣在此領域取得引人矚目的成就。

這次簽約的技術轉移將在宣捷的間質幹細胞製程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間質幹細胞新藥在神經退化性疾病治療方面的功效。除了在神經修復性功能間質幹細胞領域的研發外,未來也計畫透過此技術衍生其他精準治療產品,開發針對更多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慢性中風、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的治療方式。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