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場講座的詳情如下:
講座一:詩歌、散文、短篇故事與小說
—————————————————————
日期:三月三日(星期一)
內容:精選多篇本地和法國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作互文比較,展現不同年代和地方的文本所能產生的聯繫和影響,從中體現『執「生」』藝術的靈活性和想像力,展示創意在閱讀文本中的重要性,使讀者成為作者。
講座二:視覺藝術、電影與音樂表演
——————————————————
日期:三月十日(星期一)
內容:透過視覺藝術作品、電影和音樂表演,探討『執「生」』中的藝術反思如何為藝術帶來更多可能,從而挑戰藝術界限以及藝術家的身分定義。
講座三:行為藝術、詠春與截拳道
—————————————————
日期:三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內容:行為藝術與身體息息相關,講者引用行為藝術作品、詠春和截拳道,賞析藝術家們靈巧的肢體動作,強調『執「生」』藝術中「身」的重要性,並探討如何運用身體展現『執「生」』的藝術可能性和生命力。
講座四:「街頭」與「家」作為畫廊、博物館、影院、劇場與音樂廳
—————————————————————————————————
日期:三月三十一日(星期一)
內容:能夠賦予作品生命的地方,都可以是一個藝術場所。講者透過不同的作品感受「貧窮」和「順勢而為」的藝術,發掘生活智慧如何孕育出『執「生」』藝術,帶出街頭巷尾以至住所在創作和體現跨媒體藝術的重要性。
方浩然博士在香港大學取得比較文學哲學博士,現於不同的大專院校任教文學及文化研究。他的研究興趣包括城市研究、文學及電影研究、精神分析、解構主義和尼采哲學研究。
各場講座均以粵語主講,於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二號會議室舉行,門票每場70元,同時購買全部四場講座門票只需224元,不設劃位,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電話購票請致電3166 1288。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請致電2268 7323,或瀏覽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lti_arts/programs_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