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我要感謝李慧琼議員提出今天這項重要的議案,連同四位提出修正案的議員,以及34位議員在今天席上提出寶貴的意見。剛才勞工及福利局和教育局的副局長已就其政策局範疇的事項作出了回應。以下,我會就議員關心的創科相關範疇的內容作一個整體的回應。
多名議員都提到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的重要性。事實上,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必須致力貫徹落實「以人才推動科技,以科技引領產業,以產業匯聚人才」的方向,加快完善創科生態圈和發展創科產業,為在港、來港的創科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推動實現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
香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從零到一」的突破能力強,科研能力備受海內外的肯定。舉例說,香港的科研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研發平台)已成功吸引超過30間來自全球12個經濟體的頂尖院校和研發機構與本地高校和研發機構進行研發合作,並且匯聚了約2 500名本地和海內外的傑出創科人才。為進一步鞏固上游科研優勢,特別是就《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指出的具競爭優勢和策略意義的科技領域,我們於去年正式成立了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促進產、學、研在第三代半導體的研發;而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亦已在去年年底啓用,提供先進的計算能力賦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特區政府亦已開展籌備建設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的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吸引世界級的科研團隊與本地院校合作,推動國際科研合作,匯聚世界創科人才。
此外,特區政府正就60億元的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資助計劃邀請院校提交建議書,促進跨院校和跨學科的合作。我們也將推出30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資助本地大學購置相關設備以及進行由海內外頂尖科研人員領軍的研究項目,進一步支持本地前沿科技研究,多管齊下提升香港的研發實力。
除了鞏固上游基礎科研優勢之外,我們正積極推動中下游發展,帶動整個創科生態圈的互動發展,更為創科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就此,行政長官連續在其三份《施政報告》中,先後提出三項100億元計劃,包括第一,推出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為有潛質的大學研發團隊提供資助,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及商品化,並規定大學團隊或發明者可獲取知識產權的利益分配不少於七成,以提供更大誘因促成大學團隊將有潛質轉化的優秀科研成果商品化;第二,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具優勢的策略科技產業在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提供資助;第三,提出設立100億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新興和未來產業,加快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
河套香港園區於今年稍後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園區公司正為開園做好準備,並努力推進相關的招商引資工作,吸引海內外頂尖的企業、研究機構和人才落戶河套地區。我相信,借助各項有助構建創科生態圈的措施,可充分發揮「以產聚才」的作用。
與此同時,在吸引海內外人才方面,我們透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輸入海內外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實施快速處理安排,並會定期檢討該計劃以切合本港創科發展。我們亦在人才清單下納入多個缺乏本地人力供應的創科領域專業工種,方便業界透過相關計劃輸入所需的科技人才。而在培育本地人才方面,我們推出的各項措施和資助計劃的對象涵蓋不同的學習或人生階段,包括透過資助中小學安排課外活動,從小培養學生對創科的興趣,以及鼓勵和協助修讀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的大學生投身創科行業等。
近年來,隨着香港的創科生態日漸蓬勃,有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研發基地,或擴大它們在香港的研發基地的規模,為科研人才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此外,也有不少內地科研機構及高校有意或已經準備在香港設立研發院,積極匯聚更多海內外科研人才在香港進行研發工作。香港要充分利用其高度國際化的優勢,積極打造國際人才集聚高地,利用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主席,我再次感謝今天多位發言議員給予的寶貴意見。在政務司司長的帶領下,我與我的團隊會繼續做好吸納優秀創科人才的工作,努力實現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同時,我們亦會與教育局和勞工及福利局共同協作,發揮協同效應,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以及人力資源供求一體化協調發展,為香港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主席,本人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