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製造商在硬件及軟件方面名列前茅,這一優勢在中國市場亦得到同樣體現

  • MHP 發佈了關於汽車業轉型及軟件定義車輛角色的 2023 年流動性研究報告 (Mobility Study 2023)
  • 報告重點:中國汽車製造商不斷拓展新市場
  • 車輛駕駛動力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在中國的受訪者也是這樣認為,德國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在此領域仍處於領先地位
  • 基於軟件的功能已成為全球 73% 受訪者購車的決定性標準;德國製造商在中國具有高競爭力
  • 58% 的受訪者會購買中國製造商的車輛
  • 36% 的受訪者認為歐洲的汽車製造商最需要提高性價比

德國路德維希堡2023年10月4日 /美通社/ — 愈來愈多汽車配備基於軟件的功能。然而,對於全球大多消費者而言,像汽車的駕駛動力等基於硬件的功能仍然非常重要。這是管理及 IT 諮詢公司 MHP 開展的最新流動性研究中的核心發現,該研究名為:「The Software Race: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in the Fast Lane?(軟件競賽:中國汽車製造商駛入快線?)」,MHP 與 Motor Presse Stuttgart Research & Services 攜手合作,訪問了中國、美國、瑞典、波蘭、意大利、英國及德國的約 5,000 名消費者。Porsche AG 子公司 MHP 的合夥人及研究的共同作者 Marcus Willand 表示:「全世界的客戶仍然非常重視汽車外部和內部的品質,這對歐洲製造商而言是個很好的消息。因為著名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現今仍然在為此設立標準,而且依然領先行業的新參與者。」不過,這些新參與者亦變得愈來愈重要。例如,全球 58% 的受訪消費者可以想像購買中國製造商生產的車輛。在中國,該數據為 98%,在歐洲則為 58%。「這段時間以來,媒體對中國原始設備製造商如何挑戰歐美老牌製造商進行了密集報道,」Marcus Willand 繼續補充,「我們想就此主題尋找更多詳細資訊,並真正了解『中國的做法』,這也是為了與歐洲製造商共同成功走自己的路。」

事實上,中國製造商不僅限於積極開拓新市場。顯然,他們亦在提供客戶視為可以代替老牌原始設備製造商的車輛。部分原因是,除了基於硬件的功能,愈來愈多消費者將基於軟件的功能視為重要的購買標準。全世界有 73% 受訪者都這樣認為;在中國這一數據達到 96%,在歐洲和美國,該數據分別是 66% 和 67%。客戶決定購買中國製造商生產的汽車,主要是因為它們配備良好的娛樂系統。在全球,有 56% 受訪者這樣認為;在中國則是 65%。

軟件定義車輛是關鍵

不過,全球僅有四分之一的消費者 (25.5%) 認為歐洲製造商在開發基於軟件的車輛功能方面尤其出色,這在未來可能為歐洲人帶來麻煩。36.6% 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製造商具備特殊的數碼化能力,而 46.9% 的受訪者認為美國製造商的數碼化能力較佳。German OEMs easily come out on top。在全球,共 73.3% 的顧客認為德國製造商在開發新車輛功能方面格外出色。在中國,共 71.1% 的受訪者這樣認為。「無疑,歐洲製造商在開發基於軟件車輛功能方面需要大幅改善。除了單純在技術方面改進,亦需要迎合客戶的特定偏好,例如安裝可以用於卡拉 OK 的麥克風,」Marcus Willand 表示,「但事實是,我們的研究指出,過去幾年間發生了很多改變,尤其是在德國。」

駕駛動力功能在未來將會繼續起主導作用

不過,國內市場的額外競爭優勢,將為歐洲製造商提供更多時間,在基於軟件功能方面取得領先位置:他們擁有緊密和完善的分銷商網絡,能夠直接接觸到客戶。與此同時,中國原始設備製造商亦有加強的跡象。過去,中國製造商很容易就能獲取新型號純電動車 (BEV) 的許可。因此,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共有超過 100 間活躍的純電動車製造商。然而,現在對於許可的要求愈來愈高,這可能令某些製造商面臨重大壓力。

Marcus Willand 表示:「若歐洲製造商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就必須繼續追求最高品質的硬件,並透過創新,在機械工程和電子元件業中取得領先地位。這一點是必須要做的。而額外要做的,是要透過改善客戶數碼體驗,在汽車軟件和娛樂系統方面追上競爭者的步伐。」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