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先生(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各位應科院的同事、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好高興今日獲邀,除了作主講,剛才還有時間參觀展品,看到香港科研的蓬勃發展,還可以推廣至一些實際的應用場景,很配合我們今日的主題——低空經濟。今日仍然是正月,首先我祝大家新年快樂、出入平安、路路亨通!今年是乙巳蛇年,蛇在中國人的傳統中象徵靈敏、智慧和機靈。今日我們探討的主題——低空經濟,也是一個充滿生氣、創新、需要靈活布局、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去探索和引領未來無限發展的領域。在政府的帶領和業界的支持,亦有內地不同企業在各應用場景累積的豐富經驗和知識,我們有信心低空經濟能夠在香港發光發熱。
去年,即二○二四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在上月發布的中國二○二四年度十大科技名詞評選結果,「低空經濟」連同大家熟識的「人工智能」、「月背採樣」、「量子科技」等科技名詞都被評選為年度十大科技名詞,可見低空經濟愈來愈為人熟悉及受到大家的關注。這不但能反映科研和創新的成果,也讓業界和社會有很大期望,透過低空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為社會帶來轉變。談及政治和行政管理,我們很多時候都想帶來轉變。從政府的角度,怎麼會不想有轉變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雖然有很多內地的試驗在香港還未看到,但我認為香港的發展一點也不遲。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成立一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帶領,而我則擔任副組長。工作組成立短短三個月,已經推出了監管沙盒計劃,我們共收到72個申請者的建議書,當中涉及的不單是物流配送、送外賣,而是非常多元化和有深度的。今日我先跟大家賣關子,稍後我們整全好整套策略和計劃,再向社會公布。我今日亦可先跟大家透露,當中的申請不單包括一些試驗,更會有科研、創新和公共服務等範疇的應用。
內地在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及產業鏈方面百花齊放。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當我們探索和推出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驗項目時,香港的路向該如何走?想達到的終極境地又是甚麼?我希望拋磚引玉,讓你們在稍後的研討會中思考香港如何配合國家的政策,在低空經濟這片廣闊的藍天白雲之下,發揮香港所長,並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力量。
第一點,我認為在「一國兩制」、內聯外通以及人才匯聚的獨有優勢下,香港在基礎設施及法規認證兩方面大有可為。
低空經濟要「飛得起」,基礎設施不可或缺。基礎設施說起來虛無飄渺,好像一個技術性的詞語。若然把它放在一個實際的場景,其實不難理解。低空飛行儀器最需要通信和飛行路段的監控,通行時達致通感一體、構建低空智聯網、低空空域管理系統等,這些要素都極具迫切性。香港有多所在科研方面領先、頂尖的大學及機構,我最近和團隊亦有向幾間大學深入了解過,得知在航空科技、衛星通信導航、及人工智能等先進領域均具有一定的前沿科研優勢和育才土壤。我們期待可以透過大學及科研機構,結合政府出台的政策,孕育、孵化出更多創新行業的先導者。
傳媒都很好奇「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如何創造經濟價值,送奶茶、送外賣是否能算得上是經濟、香港如何在產業及創科層面上發揮更大的領域。我認為剛才所臚列的例子、這些系統和網絡的建構正好為香港提供多一些材料,成為科研方面的先導者。
第二方面,內地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已運行多時,然而不少營運者都很雀躍,希望能在香港試驗。香港除了擁有科研的優勢,亦有多元的文化、密集的人口和全面的公共交通網絡。我們能否將內地試用過的科技和經驗,藉本地申請者的試驗邁向專業化、標準化,讓低空經濟未來的發展「飛得穩」。香港的賣點是國際化,作為國際航空樞紐,一直擁有豐富海內外具經驗的航空交通管理專業人才,亦有參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我們在航空安全、訂立標準方面都有豐富的網絡和知識。因此,在安全、適航以及一體化民航空域管理系統及制度方面,香港包括民航處和本地的專業團隊都可以成為推動引領者,而不單限於做試驗。藉香港優勢、人才,包括在座各位專家,助力以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新質生產的高質量、全球化發展,與內地企業攜手一起飛翔「出海」。
我期待今日的研討會有豐富和積極的討論,大家可以記錄成果並與政府分享。我們希望能在一、兩個月內分階段向大家公布監管沙盒的項目,讓市民看得見、摸得到。我很歡迎各個參與的單位分享你們的想法和試驗,讓大家知道分階段推出的試驗項目不等於慢下來。政府這次收到的反應很熱烈,需要分批試驗和推出。同時,我們會繼續和大家攜手,在監管沙盒計劃以外的領域還有很多和大家合作和溝通的空間。最後,感謝你們給予今次機會,讓我能親身跟大家見面,相信以後還有更多討論和溝通的機會。有政府和社會的結合,定能使低空經濟這個新領域在香港發光發熱。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