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二月十二日)出席「立足香港 聯動灣區」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與新風天域集團戰略合作啓動儀式的致辭:
Clara(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Antony(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集團董事長梁錦松)、Carl(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吳啟楠)、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日是元宵佳節,首先祝大家開心愉快、美滿團圓!很高興出席港投公司與新風天域集團戰略合作的啓動儀式,見證雙方攜手推動香港醫療科技及臨床科研的加速發展。通過聯動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的資源協同合作,相信一定能為區內的醫療科技生態圈帶來新的動力。
人工智能的深度發展和應用,正在重塑醫療服務提供的模式和效率,也為生命健康、醫療科技的發展帶來新維度。人工智能和醫療科技這兩大賽道是特區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港投公司的投資主題。港投公司今次選擇以醫療科技範疇的合作為二○二五年的首項活動,足見它對這賽道的重視。
香港優質的醫療體系、蓬勃的醫療科技研發生態,以及政府全面的政策支持,讓我們在發展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實上,全球對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有龐大需求。香港「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蓬勃的創科生態和氛圍,為生命健康和醫療科技企業,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發展環境。
要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歸納起來,最起碼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擁有頂尖的科研及大學人才資源;二是具備優良的醫療基礎設施和充足的臨床資源;三是擁有領先的全鏈條籌融資市場。
香港具備了這些條件,在個別的醫療專業範疇,科研能力更屬全球領先,其中包括了今天在座的多位嘉賓。
此外,香港在臨床科研及測試方面,已有相當好的基礎建設。例如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便有14所專注醫療科技及生命科學的研發中心或實驗室。而和大灣區在生物數據跨境流動及臨床試驗上的合作,更為不少醫療機構和藥廠所珍視。因為這可讓醫療科研高效地從實驗室走進市場,使整個科研轉化周期可以提速增效,增加成功的機會率。
此外,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不斷創新,持續強化金融對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包括通過政府旗下的各項基金,直接或間接資助醫療相關的研發活動;而港交所於二○一八年也增設了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快道。現時更是加強以投資驅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港投公司正通過這種新模式,助力香港培育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港投公司至今累計已投資超過90個項目,涵蓋人工智能、生命科技、新能源,以及綠色科技等。在生命健康和醫療科技方面,從以蛋白質為基礎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到今次與醫療服務機構的戰略合作,反映港投公司正在支持這條產業鏈不同環節的發展。
隨着港投公司的工作逐步扎實地開展,我相信會見到以下三方面的顯著效應,包括:
一、更多前沿科企將落戶香港,推動藥物研究和醫療設備的研發。在港投公司的投資牽引下,生物醫藥企業將更密集地落戶香港或加速其在香港的發展。同時,更多來自其他地方的資金也會被引導投向醫療科技企業,更多的前沿科研人才亦將匯聚香港。
二、跨機構跨領域合作,造福社會民生。港投公司一直通過投資,積極促成科企、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全方位合作,構建跨機構、跨領域的合作平台。這除了可加速推動醫療科技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協同發展,也有望在人才培訓,以至更進步、更普惠的醫療服務方面作出貢獻。
三、更深度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港投公司今次選擇了與一家立足大灣區的醫療服務機構作為戰略夥伴。大灣區人口八千七百萬,醫療需求龐大,醫療資源豐富,並有較完整的醫療科技產業鏈,以及大量高質量的人才。可以說,在這裏,醫療創新會找到新的可能、新的場景。
近年來,內地與香港跨境的醫療合作正在持續拓寬和深化。以「港澳藥械通」為例,截至去年十二月,累計已有45個藥品和47種醫療器械獲批在大灣區的醫療機構使用。此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已建立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台,河套未來會成為醫療創新的重鎮。特區政府正與深圳等大灣區兄弟城市探討加強協作,打通數據、樣本、藥械的跨境應用,合力加速這個產業的發展。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發揮着內聯外通的獨特功能,可以成為連結內地與全球醫療科技產業鏈的重要平台。我們在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也將更好匯聚全球的資金、技術和人才資源,為醫療科技的研發,以至整個醫療創新生態圈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新風天域擁有科研基礎設施及數字化運營的醫療及臨床服務平台,聯通了不少醫學研究機構,進行前沿的臨床實驗與應用。港投公司今次與新風天域的戰略合作,正是「立足香港 聯動灣區」的良好案例。
我知道在今早的戰略合作啓動儀式後,新風天域會隨即舉行首屆的大灣區——國際醫療峰會。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醫療科技產業將迎來更蓬勃的發展;包括香港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世界級的醫療科技創新高地,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Clara(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Antony(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集團董事長梁錦松)、Carl(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吳啟楠)、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日是元宵佳節,首先祝大家開心愉快、美滿團圓!很高興出席港投公司與新風天域集團戰略合作的啓動儀式,見證雙方攜手推動香港醫療科技及臨床科研的加速發展。通過聯動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的資源協同合作,相信一定能為區內的醫療科技生態圈帶來新的動力。
人工智能的深度發展和應用,正在重塑醫療服務提供的模式和效率,也為生命健康、醫療科技的發展帶來新維度。人工智能和醫療科技這兩大賽道是特區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港投公司的投資主題。港投公司今次選擇以醫療科技範疇的合作為二○二五年的首項活動,足見它對這賽道的重視。
香港優質的醫療體系、蓬勃的醫療科技研發生態,以及政府全面的政策支持,讓我們在發展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實上,全球對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有龐大需求。香港「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蓬勃的創科生態和氛圍,為生命健康和醫療科技企業,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發展環境。
要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歸納起來,最起碼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擁有頂尖的科研及大學人才資源;二是具備優良的醫療基礎設施和充足的臨床資源;三是擁有領先的全鏈條籌融資市場。
香港具備了這些條件,在個別的醫療專業範疇,科研能力更屬全球領先,其中包括了今天在座的多位嘉賓。
此外,香港在臨床科研及測試方面,已有相當好的基礎建設。例如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便有14所專注醫療科技及生命科學的研發中心或實驗室。而和大灣區在生物數據跨境流動及臨床試驗上的合作,更為不少醫療機構和藥廠所珍視。因為這可讓醫療科研高效地從實驗室走進市場,使整個科研轉化周期可以提速增效,增加成功的機會率。
此外,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不斷創新,持續強化金融對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包括通過政府旗下的各項基金,直接或間接資助醫療相關的研發活動;而港交所於二○一八年也增設了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快道。現時更是加強以投資驅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港投公司正通過這種新模式,助力香港培育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港投公司至今累計已投資超過90個項目,涵蓋人工智能、生命科技、新能源,以及綠色科技等。在生命健康和醫療科技方面,從以蛋白質為基礎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到今次與醫療服務機構的戰略合作,反映港投公司正在支持這條產業鏈不同環節的發展。
隨着港投公司的工作逐步扎實地開展,我相信會見到以下三方面的顯著效應,包括:
一、更多前沿科企將落戶香港,推動藥物研究和醫療設備的研發。在港投公司的投資牽引下,生物醫藥企業將更密集地落戶香港或加速其在香港的發展。同時,更多來自其他地方的資金也會被引導投向醫療科技企業,更多的前沿科研人才亦將匯聚香港。
二、跨機構跨領域合作,造福社會民生。港投公司一直通過投資,積極促成科企、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全方位合作,構建跨機構、跨領域的合作平台。這除了可加速推動醫療科技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協同發展,也有望在人才培訓,以至更進步、更普惠的醫療服務方面作出貢獻。
三、更深度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港投公司今次選擇了與一家立足大灣區的醫療服務機構作為戰略夥伴。大灣區人口八千七百萬,醫療需求龐大,醫療資源豐富,並有較完整的醫療科技產業鏈,以及大量高質量的人才。可以說,在這裏,醫療創新會找到新的可能、新的場景。
近年來,內地與香港跨境的醫療合作正在持續拓寬和深化。以「港澳藥械通」為例,截至去年十二月,累計已有45個藥品和47種醫療器械獲批在大灣區的醫療機構使用。此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已建立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台,河套未來會成為醫療創新的重鎮。特區政府正與深圳等大灣區兄弟城市探討加強協作,打通數據、樣本、藥械的跨境應用,合力加速這個產業的發展。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發揮着內聯外通的獨特功能,可以成為連結內地與全球醫療科技產業鏈的重要平台。我們在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也將更好匯聚全球的資金、技術和人才資源,為醫療科技的研發,以至整個醫療創新生態圈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新風天域擁有科研基礎設施及數字化運營的醫療及臨床服務平台,聯通了不少醫學研究機構,進行前沿的臨床實驗與應用。港投公司今次與新風天域的戰略合作,正是「立足香港 聯動灣區」的良好案例。
我知道在今早的戰略合作啓動儀式後,新風天域會隨即舉行首屆的大灣區——國際醫療峰會。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醫療科技產業將迎來更蓬勃的發展;包括香港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世界級的醫療科技創新高地,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