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政府會於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接收大欖隧道,亦會藉此機會適度下調隧道費,回應大部分議員意見引入分時段收費,以善用隧道的容量;在回應市民對下調隧道收費的期望同時,我們亦須兼顧交通管理和隧道營運的財務可持續性。為此,政府於去年十二月向立法會提交《2024年行車隧道(政府)(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旨在訂定隧道接收安排和具體收費。
我首先要感謝法案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議員及各位委員,以及立法會秘書處同事的努力,令審議工作順利進行。我親身帶同我的團隊參與法案委員會會議,與議員進行了深入討論;我亦感謝剛才發言議員的支持及寶貴意見。
政策目標
不論在法案委員會上或剛才發言的意見,均有議員提及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政府要清晰解說是否收費和釐定隧道費的考量。讓我在此向大家闡述一下。政府訂定隧道費需要作出全盤考量,當中會先考慮交通管理需要——這是我們最需做到,以及顧及公眾可負擔程度,並在「收回成本」的基礎上,如收費未足以有效管理交通,便須考慮進一步調整收費水平。此外,我們亦須考慮公交優先和效率優先原則。政府按照上述考量,以科學為本按照交通模型推算結果,提出大欖隧道的收費建議,目標有幾方面:(一)力保大欖隧道維持暢通,「力保不塞」,原因是這條隧道不僅是當區的基建設施這麼簡單,是關乎100萬元朗區和北區市民的出行福祉,同時是商用車通往陸路口岸、機場、貨櫃碼頭的命脈。同時,我們透過下調收費,希望更善用大欖隧道,紓緩其替代路線,即屯門公路以至吐露港公路的繁忙交通;(二)確保行經大欖隧道的公共交通工具行車暢順,以體現服務大眾的集體運輸,我們會給予優先;(三)體現「效率優先」的原則,適度下調隧道費以吸引商用車,並維持隧道作為物流要道的功能,以支援物流業的營運和發展;及(四)收取合理費用以管理有一定營運成本的隧道。
正如剛才多位議員所提到,我都回想起——今日我帶同我的運輸署團隊同事在場——我相信剛才各位議員提及的溝通和醞釀,正正就是運輸署團隊向大家詳細地論述。經過近大半年的溝通,政府團隊努力向持份者收集意見。我感謝不少議員對保持大欖隧道暢通、紓緩屯門公路交通,以及「用者自付」確保隧道可持續營運的方針。《條例草案》所臚列的分時段收費方案——包括價錢及收費時段——整個設計已充分吸納議員和持份者的意見,並按政府的政策考量,力求平衡整全。
政府的建議收費方案
在釐定收費方案時,除了運用大量數據分析不同隧道費方案的效果,我們亦投放長遠目光,顧及現時市民出行和貨運需要,以至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未來新界西北人口增長,以及更趨頻繁的經濟活動所衍生的交通需求。
所有車種的隧道收費都藉今次政府收回大欖隧道的契機大幅下調,要點包括:
(一) 私家車繁忙時段收費45元、一般時段收費30元、非繁忙時段收費18元,減幅較目前隧道收費達百分之22至百分之69,體現「應減盡減」。而繁忙時段亦因應新界南北走向的整體交通流量而制定,有議員曾就繁忙時段的起始時間——如周浩鼎議員剛才提到,早前已就繁忙時段的起始時間提出意見,我們已盡力吸納,盡量縮短有關時段,早晚合共只是4小時15分鐘,佔全日少於百分之18的時間;至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私家車全日劃一收費18元,即等同平日最便宜的非繁忙時間收費;
(二) 貨車和巴士等商用車全日劃一收費43元,減幅更大,達百分之33至百分之80,吸引商用車使用大欖隧道,減少行車距離和時間之餘更可節省燃油費。在此我想特別提出與商用車業界的討論,很感謝業界代表的議員,包括易志明議員或其他議員,替我們搭建平台,吸納業界的意見,力求反映和顧及他們在實際業務操作的考慮;及
(三) 的士全日劃一收費28元,減幅較目前收費達百分之52,有利市民和乘客選用隧道及業界營運。
預期交通效果
我們預計於繁忙時段,因車輛轉用大欖隧道,其容車量將被盡用,但透過運輸模型估算及我們多番的內部印證,仍然希望能保持隧道暢通,即行車量/容車量比率保持1.0;屯門公路的繁忙時段交通會得到紓緩,以早上往市區方向為例,可望減少約百分之5,即在市民的角度來說,每小時會減少300架次的車流。雖然聽起來似乎很少,但對現在每日塞在屯門公路上班或下班的市民來說,是會起到作用。商用車方面,有議員建議進一步減費;我們對商用車的減幅已達百分之33至百分之80。我記得劉智鵬議員提到他經常出入,我們在法案委員會談過,大家都分析了,因大欖隧道比屯門公路的路程短,路直少彎、少上落斜,有助節省燃油費和時間,以元朗市附近去荃灣為例,中重型貨車選擇大欖隧道可較行駛屯門公路減少超過10公里行程,即能節省59元或以上的燃油費用,足以抵銷隧道費;加上行車時間縮短超過10分鐘,相信可吸引更多由元朗市中心、八鄉、新田、錦田一帶出發的車輛轉用大欖隧道前往荃灣、九龍等目的地。
小結與日後的收費檢討
有個別議員認為非繁忙時段和一般時段的私家車收費應進一步下調,甚至以非繁忙時段取代一般時段。根據目前數據,日間一般時段的交通流量的確較非繁忙時段高,加上隨着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配合人口增長以及日趨頻繁的經濟活動,我們預計大欖隧道所有時段的車流將持續上升。因此我們必須——正如議員的看法是保守——我認為是以審慎的態度,訂立一般時段收費以管理交通。至於非繁忙時段收費,建議的收費俗語說已是營運隧道的「成本價」。
我們相信政府建議的收費方案對所有持份者均有裨益,下調隧道費將吸引更多車輛轉用大欖隧道,有助改善屯門公路的交通,市民出行可按其需要更靈活選擇,而的士、貨車的隧道費支出可大幅減低,有利營運和維持行業競爭力。
剛才亦有議員提到,希望我們在落實後能持續和盡快檢視,而正正按照法例的機制,運輸署署長可因應交通情況,以行政方式微調繁忙時段收費水平和收費時段。我們會密切監察大欖隧道日後的車流量變化,在實施新收費後按實際交通情況,檢視收費水平。日後有新基建落成時,例如十一號幹線通車,有更多替代路線選擇時,政府更有條件進一步全面檢視包括大欖隧道的收費水平,適時與立法會議員商討。
我很明白當區的地區議員,例如劉國勳議員、張欣宇議員,甚至田北辰議員,都看到地區的訴求,希望我們能減就盡減,但我在此承諾,剛才有多位議員都認為——劉國勳議員有一句話,就是以實踐作為引證事實的檢測。我們希望半年左右開始收集數據。一般而言,運輸署要看全年的交通數據,然後作出審慎的檢視。我們有了三隧的經驗和基礎,或許在大欖隧道要再加快步伐和積極性,我很希望能盡快,不用等到一年半。一年左右,我身邊的同事在此,他已經聽到。
後續準備工作
我們正為接收大欖隧道作準備,包括籌備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確保將來的承辦商在大欖隧道專營權屆滿後無縫交接。接收隧道後,我們會移走所有收費亭,並會利用所騰出的空間改善巴士轉乘服務。
剛才陳恒鑌議員提到的泊車轉乘,和希望多做些新一代的運輸交匯樞紐,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做。在《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中,我們正在構思,按一地多用的原則建設新一代運輸交匯樞紐。我們考慮其中一個合適的樞紐地點,提供泊車轉乘設施,正正就在北都。
回應議員的意見
法案委員會委員普遍認同政府透過下調收費以調控交通,保持大欖隧道暢通和紓緩屯門公路壓力的政策目標,我們亦因應隧道的功能和地理環境,回應議員和吸納意見。
在此我想藉這個機會和田北辰議員交流。雖然稍後我們會就修正案辯論,我想在此先講講政府的看法。田北辰議員提出修正案,針對所有車種大幅度修訂政府的收費方案,當中包括建議讓的士以外所有車種,包括私家車、電單車、商用車,於繁忙時段以外的所有時段免費使用隧道;貨車等商用車實施分時段收費;以及建議就車輛按不同方向使用隧道徵收不同收費。政府的立場是反對田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原因很簡單,因為該修正案不符合政府對大欖隧道收費的整全考量,以及將造成大欖隧道交通擠塞,與運輸業界一向支持的商用車全日劃一收費原則背道而馳,亦會令隧道出現營運赤字。最重要的是,該修正案會和我們在法案委員會及之前的溝通醞釀時做出的平衡整體的方案,造成大大的影響,這會影響到大家如何取得平衡點。
結語
主席,政府明白社會對大欖隧道減價的殷切期望,但下調隧道費需格外小心,以平衡交通管理的需要,避免導致交通擠塞,得不償失。我尤其認同多位議員提到,要從整體運輸交通布局出發,這是相當重要。我亦期望大家可以從整體社會利益的角度去看現在政府提出的方案,支持我們提出的《條例草案》。
有感而發的是,三隧分流最初在二○一八年提出,直至我們最近落實推出,其中有三個重要元素:第一,不單以科學為本,更是透過科技帶來突破,正如剛才張欣宇議員提及;第二,我們體現團隊用解說的心態,以醞釀凝聚共識,所以當法案在法案委員會辯論時,那是一個共識方案;第三,我們希望透過實踐去引證、驗證。透過三隧分流,讓大家看到一個遙不可及,大家不是很知道、好像很神秘的交通運輸模型,正正將它透過實踐去引證出來,給予大家信心。我期望得到大家支持我們就大欖隧道的《條例草案》,讓我們的理論可以盡早實踐。屆時透過實踐,讓我們可持續優化。
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