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今日(二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全面規管非應邀來電」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
 
  我感謝梁熙議員的議案,以及吳傑莊議員及邵家輝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就「全面規管非應邀來電」這個議題發表意見及提出建議。
 
  香港電訊業發展蓬勃,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近年公眾對滋擾及詐騙電話的關注不斷增加。市民對政府應加強管理非應邀來電,即一般稱為營銷電話,亦有一定期望。不過,我們必須強調,營銷電話的性質與詐騙電話截然不同,兩者不應混為一談。就議案所建議針對營銷電話的規管方法,我先作一個簡單回應,然後會細心聆聽議員的寶貴意見,在總結發言時再作補充。
 
  與詐騙電話不同,營銷電話未必一定涉及任何欺詐或非法行為。一直以來,不同行業會透過不同方式去宣傳其產品及服務。雖然香港已進入數碼時代,但現時仍有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會透過語音進行電話促銷及服務跟進等。政府理解公眾關注這些營銷電話對市民日常生活可能造成不便,但亦須衡量立法規管會否影響正常的商業活動。事實上,世界各地就如何管理營銷電話亦面對同樣挑戰,即使立法規管,在具體操作和執法上(包括如何區分營銷電話及滋擾電話、進行取證、跨境執法及檢控等),亦會面對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小心處理有關議題。
 
  特區政府在平衡企業的運作需要及減輕營銷電話對公眾的滋擾的大前提下,已多管齊下採取一系列措施,當中包括三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透過營銷電話行業規管計劃,主動邀請相關行業協作,實施行業自我規管,包括限制營銷者在指定時間內致電同一電話號碼的次數等。現時已有七個行業(包括金融、保險、電訊、電話中心、美容、地產代理及放債人行業)的12個商會參與。

  第二方面,通訊辦要求各電訊商提供來電管理服務或過濾應用程式的服務供用戶使用,並於網頁推廣相關資訊,鼓勵市民使用來電過濾服務及應用程式。
 
  第三方面,現時已有其他相關法例規管促銷行為,包括資料當事人可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要求資料使用者停止將其個人資料用於直接促銷。此外,現時非應邀來電訊息已受《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監管,市民亦可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是否拒絕接收商業電子訊息(包括傳真、電郵、短訊、電話預錄訊息等)。
 
  事實上,近年政府接獲涉及營銷電話的整體查詢及投訴數字顯著下降,由二○一三年的約1 700宗持續下降至二○二四年的約300宗,顯示政府在實施上述各項措施對減少營銷電話的滋擾有一定的成效。
 
  至於就議案促請政府參考「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設立來電者認證制度分階段容許各政府部門、公營及商業機構在通過認證後,於致電時在來電號碼顯示中加入「#」字頭,以協助市民識別來電者身分,由於來電顯示技術的設計是基於一套國際通用格式,一般僅支持數字及「+」號的顯示,並不支援其他符號或文字,因此有關提議技術上並不可行。
 
  除了對規管促銷電話的建議,梁議員的議案亦有關注打擊詐騙的工作,建議政府採取進一步措施封鎖詐騙電話。在打擊詐騙電話方面,通訊辦一直與電訊商和警方緊密合作,並於二○二二年九月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源頭堵截措施。電訊商現時已積極根據警方提供的詐騙紀錄及資料,將涉嫌進行詐騙的電話號碼封鎖或停止該號碼的服務,並阻截用戶登入懷疑詐騙網站。截至今年一月底,電訊商已按警方紀錄停止超過5 800個本地號碼的電訊服務、並封鎖超過2 600個非本地號碼及超過32 500個詐騙網站。
 
  此外,通訊辦亦有要求電訊商按通訊事務管理局制定的業務守則監察自其網絡及系統打出的電話或發出的短訊,一旦發現某電話號碼打出電話或發出短訊的模式懷疑涉及詐騙活動,便會暫停有關電話號碼的服務。截至今年一月底,約有138萬個本地電話號碼因此被暫停服務。
 
  另一方面,警方已推出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防騙視伏器」及手機應用程式版本「防騙視伏App」,協助市民分辨可疑網上平台帳戶、收款帳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及網址等。「防騙視伏App」備有攔截功能,提醒用戶不要接聽詐騙來電或瀏覽詐騙網站。「防騙視伏器」同時設有公眾舉報平台讓市民舉報詐騙陷阱。
 
  最後,在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方面,為協助警方打擊不法之徒利用虛假資料進行登記,通訊辦一直與電訊商及警方保持緊密聯繫,並按實施以來的經驗要求電訊商持續優化登記平台。由二○二四年十月一日起,使用香港身份證於電訊商的網上登記平台進行實名登記的電話儲值卡用戶,會預設透過流動應用程式「智方便」進行實名登記以及核實身分,否則,電訊商會在收到有關登記要求後透過人手核查,才能完成整個實名登記的程序及啓動相關電話儲值卡。至於持有有效旅遊證件或護照的人士在網上登記平台進行實名登記的電話儲值卡,通訊辦已要求電訊商需全面透過人手核實相關登記紀錄。
 
  通訊辦亦要求電訊商加強抽查及查找有可疑的電話儲值卡,並將涉嫌使用假身分證明文件的個案交予警方處理。自實名登記制實施以來,截至今年一月底,約有410萬張電話儲值卡因相關客戶未能提供合乎登記要求的資料而被拒絕登記。另外,電訊商亦取消了約320萬張未合規的電話儲值卡登記紀錄。
 
  為進一步確保實名登記制有效實施,我們正檢視實名登記制的整體運作,包括電話儲值卡數目上限及禁止轉售已實名登記的電話智能卡的安排等。政府會着手制定相關法例修訂的細節,並計劃於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法例修訂建議。
 
  主席,接下來的時間我會仔細聆聽議員的發言,然後在總結時,再就議員提出的意見作出回應。多謝主席。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