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二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學鋒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的答覆:

問題:

  中央政府於《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此外,特區政府銳意發展高增值海運和專業業務,包括建立金屬和礦產等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如何善用「一國兩制」的優點,制訂符合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標準的「行業標準」,以及會否推動在本港設立合資格的檢測中心,進行與航運業相關的檢驗;若會,檢測中心的服務範疇及推行時間表為何;

(二)會否甄選有發展潛力的航運轉口產業,例如為第三方木材或舊機電產品進行檢測的產業,以強化香港作為貨物中轉至內地(例如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廣西)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港口;若會,相關的路線圖為何;及

(三)除了金屬和礦產等大宗商品交易外,政府會否為上述已甄選的產業提供稅務優惠,以吸引相關海內外企業落户香港;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海運服務是香港航運業務的高增值部分,主要包括船舶管理、融資租賃、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香港海運服務業憑着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優勢,經濟貢獻近三年間(即由二○一九至二○二二年)增加近四成。港口及海運業公司亦由二○一八年的1 137間增加至二○二三年的1 242間,增幅逾9%。二○二四年,香港在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註:即《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連續第五年排名全球第四位,反映港口、海運服務、整體營商環璄等綜合實力優厚。

  政府致力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業的發展,自二○二○年起推出一系列稅務優惠,包括為船舶租賃提供免稅,為船舶租賃管理、海事保險、船舶代理、船舶管理和船舶經紀提供半稅。以船舶租賃為例,相關企業的數目於兩年間由二○二○/二一年度的11間倍增至二○二二/二三年度的46間。憑着業界和政府多年來的努力,香港海運服務業成為國際間的「金漆招牌」,舉例而言:全球十大船舶管理公司中,有三間總部設於香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於二○二○年將香港列為全球四個指定海事仲裁地之一;國際保障及彌償組織的12個成員協會當中,有11個在香港提供服務。此外,香港註冊船舶總噸位是全球第四大,港口滯留率之低是全球主要船旗三甲之內,成績有目共睹。

  政府會持續檢討發展策略,現時正考慮為船舶租賃商引入新的稅務扣除安排,以保持上述稅務優惠措施的競爭力。同時,正如陳學鋒議員所述,鑑於金屬和礦產等大宗商品交易佔全球航運交易量一半以上,我們正研究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稅務優惠,作為下一個增長點帶動海運服務發展,目標是今年內完成研究。

  經諮詢環境及生態局、機電工程署和創新科技署後,我就陳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答覆如下:

(一)及(二)作為亞洲區內重要的中轉樞紐港,香港港口的競爭優勢在於自由港、清關快、高效率和國際連繫強,尤其善於處理高價值和運送時間緊迫的貨物,正好與區內其他港口優勢互補,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以至華南地區的製造業、進出口貿易等提供高效服務。

  以木材的進口或轉口方面為例,國際上大部分國家及地區通常規定輸入的植物包括木材,均須附有出口地或轉口地簽發的植物檢疫證明書或轉口植物檢疫證明書。漁農自然護理署有提供簽發此等證明書的服務,以利便出口或轉口商符合進口方的檢疫要求。在舊機電產品方面,據我們向有關部門了解,雖然現時香港特區政府並沒有就產品的出口或轉口施加特定要求,不過這類貨物的進出口在國際間受到嚴格控制。

(三)二○二三年,經香港轉運到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i)電腦等辦公室機器和電訊影音器具及(ii)木材分別佔香港總載貨貨櫃吞吐量約0.6%和2.3%,當中應包括陳議員提及的第三方木材和舊機電產品,現時我們沒有備存有關的分項數字,但我們相信能為這方面多做調研。

  ​大宗商品主要指以大批量交易和運輸的產品,一般有三個種類,即農產品、能源,以及金屬和礦產類。在研究稅務優惠的過程中,涵蓋哪些產品的貿易商是其中一項當前需考慮的主要參數。對於陳議員建議為有潛力的航運轉口產業引入稅務優惠,我們會繼續聆聽意見,如有關產品符合大宗商品定義和稅務優惠措施的整體政策目標,我們會積極地、持開放態度地適當考慮,當有定案時亦會諮詢相關持分者。

  港口是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雖然近年吞吐量面對不少挑戰,政府會竭力與業界提升香港港口的競爭力,持續「提量」、「提質」。在尋找貨源、提升貨量方面,香港必須大力發揮清關快、效率高的優勢,打造更多類似「櫻桃快線」等的高端港口品牌,亦會積極發展新興貨源和市場,以及建立通達內陸的多式聯運,並與大灣區內的港口聯動發展,深化「渝深港圖定班列」等與深圳鹽田港的協作。政府亦會繼續透過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鞏固香港港口的國際化地位,包括於今年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完成構建港口社區系統,以及打造香港成為高質量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多謝主席。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