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錦輝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的書面答覆︰
問題:
為推動香港電子競技(電競)產業發展,政府於二○一八/二○一九年度向數碼港注資一億元,當中一半用於將商場發展為本地電競和數碼娛樂熱點(包括改建數碼港商場中庭為電競專屬場地),另一半則用於推動本地電競產業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數碼港推行了哪些項目以推動電競產業發展;該等項目分別為期多久,以及受惠人數/機構的數目分別為何;
(二)有否統計,最近三年,數碼港商場中庭的電競專屬場地的使用率為何,以及於該場地舉辦職業級電競賽事、本地電競賽事和國際電競賽事的佔比分別為何;有否統計,該等電競賽事的平均入座率為何;
(三)鑑於據報,上屆杭州亞運會及下屆愛知․名古屋亞運會均把電競納入為正式比賽項目,而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亦將於本年舉辦,同時許多國家和地區亦把電競納入為體育項目,政府有否計劃將電競正式納入體育政策範疇,讓電競產業從業者得到與其他傳統體育產業從業者同等的保障和支援,並令電競能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推動下,有規可循地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及
(四)鑑於有意見指出,今年於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首屆電競世界盃吸引了逾200萬人次到訪該地,足見電競作為體育盛事的效益,而本港正積極舉辦盛事以鞏固亞洲盛事之都的美譽,當局有否計劃打造具競爭力與國際化的電競生態,並支援本地電競協會或相關機構爭取大型國際電競賽事和職業聯賽的主辦權,從而吸引旅客來港觀賽,以創造更多旅遊收益?
答覆:
主席:
政府注意到電子競技(電競)在全球迅速發展。電競融合了競賽、技術、科技和娛樂,特別吸引全球年輕人參與,是新興競賽項目之一。政府一直密切留意電競在香港的發展情況,並研究從不同角度,包括科技發展、周邊產品、專業競賽等支援電競產業的發展。
就黃錦輝議員提問的四個部分,經諮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後,我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及(二)二○一八/一九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向數碼港撥款1億元協助推動電競產業的發展,當中約5 000萬元用於改建數碼港商場部分空間,以提供一個適合舉辦中小型電競比賽和訓練活動的場地及數碼娛樂熱點。過去三年,約200多項活動在該場地舉辦,包括21項電競賽事,而當中六項為國際賽事,15項為本地賽事,包括杭州第19屆亞運會電競代表選拔及資格賽及香港電競超級聯賽相關活動等,平均現場參與人數由數十至300人不等,而不少電競賽事線下線上並行進行,透過網上直播形式讓本地及香港以外的人士參與,故個別國際賽事的線上觀眾人數累計可達數萬人。
除了場地支援外,在上述的專項撥款支持下,數碼港於二○一九年至二○二一年期間推出「電競行業支援計劃」,資助業界舉辦電競賽事及活動、參與海外交流及拓展商機、開辦電競教育課程及舉辦推廣活動等,涉及167個項目。同時,數碼港於二○一九年推出「電競實習支援計劃」,為有志投身電競行業和具備相關學歷或經驗的學生、畢業生及合資格的青年提供電競行業的實習機會及資助。實習計劃已於二○二一年十一月停止接受新申請,共批出約90個實習名額並成功配對約50個實習名額。
(三)及(四)電競近年逐漸被部分國際體育機構認可為競賽項目,香港選手在國際及亞洲級別的比賽中奪得好成績。電競在二○二二年舉行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屬競賽項目,政府當時資助中國香港電競總會(電競總會)派出超過30名選手出戰七個電競賽項,並在其中一個項目奪得銀牌。因應港隊在杭州亞運會取得的成績,香港體育學院透過「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在二○二四/二○二五年度向12名選手提供資助,以及向電競總會提供額外資助,用於聘請教練以及選手的比賽及培訓需要,邁向精英化發展。
一些大型電競比賽在世界各地備受追捧,在全球掀起參與電競遊戲及觀賽的熱潮,這些比賽能吸引大量海外觀眾到場觀賽,亦能帶動包括門劵、周邊產品消費、廣告贊助、科技研發和支援等收入及效益,帶來商機。政府一直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透過「M」品牌計劃支援在本地舉辦的大型國際體育活動。我們歡迎國際大型電競比賽在港舉行,並會透過「M」品牌計劃資助相關盛事。
問題:
為推動香港電子競技(電競)產業發展,政府於二○一八/二○一九年度向數碼港注資一億元,當中一半用於將商場發展為本地電競和數碼娛樂熱點(包括改建數碼港商場中庭為電競專屬場地),另一半則用於推動本地電競產業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數碼港推行了哪些項目以推動電競產業發展;該等項目分別為期多久,以及受惠人數/機構的數目分別為何;
(二)有否統計,最近三年,數碼港商場中庭的電競專屬場地的使用率為何,以及於該場地舉辦職業級電競賽事、本地電競賽事和國際電競賽事的佔比分別為何;有否統計,該等電競賽事的平均入座率為何;
(三)鑑於據報,上屆杭州亞運會及下屆愛知․名古屋亞運會均把電競納入為正式比賽項目,而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亦將於本年舉辦,同時許多國家和地區亦把電競納入為體育項目,政府有否計劃將電競正式納入體育政策範疇,讓電競產業從業者得到與其他傳統體育產業從業者同等的保障和支援,並令電競能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推動下,有規可循地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及
(四)鑑於有意見指出,今年於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首屆電競世界盃吸引了逾200萬人次到訪該地,足見電競作為體育盛事的效益,而本港正積極舉辦盛事以鞏固亞洲盛事之都的美譽,當局有否計劃打造具競爭力與國際化的電競生態,並支援本地電競協會或相關機構爭取大型國際電競賽事和職業聯賽的主辦權,從而吸引旅客來港觀賽,以創造更多旅遊收益?
答覆:
主席:
政府注意到電子競技(電競)在全球迅速發展。電競融合了競賽、技術、科技和娛樂,特別吸引全球年輕人參與,是新興競賽項目之一。政府一直密切留意電競在香港的發展情況,並研究從不同角度,包括科技發展、周邊產品、專業競賽等支援電競產業的發展。
就黃錦輝議員提問的四個部分,經諮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後,我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及(二)二○一八/一九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向數碼港撥款1億元協助推動電競產業的發展,當中約5 000萬元用於改建數碼港商場部分空間,以提供一個適合舉辦中小型電競比賽和訓練活動的場地及數碼娛樂熱點。過去三年,約200多項活動在該場地舉辦,包括21項電競賽事,而當中六項為國際賽事,15項為本地賽事,包括杭州第19屆亞運會電競代表選拔及資格賽及香港電競超級聯賽相關活動等,平均現場參與人數由數十至300人不等,而不少電競賽事線下線上並行進行,透過網上直播形式讓本地及香港以外的人士參與,故個別國際賽事的線上觀眾人數累計可達數萬人。
除了場地支援外,在上述的專項撥款支持下,數碼港於二○一九年至二○二一年期間推出「電競行業支援計劃」,資助業界舉辦電競賽事及活動、參與海外交流及拓展商機、開辦電競教育課程及舉辦推廣活動等,涉及167個項目。同時,數碼港於二○一九年推出「電競實習支援計劃」,為有志投身電競行業和具備相關學歷或經驗的學生、畢業生及合資格的青年提供電競行業的實習機會及資助。實習計劃已於二○二一年十一月停止接受新申請,共批出約90個實習名額並成功配對約50個實習名額。
(三)及(四)電競近年逐漸被部分國際體育機構認可為競賽項目,香港選手在國際及亞洲級別的比賽中奪得好成績。電競在二○二二年舉行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屬競賽項目,政府當時資助中國香港電競總會(電競總會)派出超過30名選手出戰七個電競賽項,並在其中一個項目奪得銀牌。因應港隊在杭州亞運會取得的成績,香港體育學院透過「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在二○二四/二○二五年度向12名選手提供資助,以及向電競總會提供額外資助,用於聘請教練以及選手的比賽及培訓需要,邁向精英化發展。
一些大型電競比賽在世界各地備受追捧,在全球掀起參與電競遊戲及觀賽的熱潮,這些比賽能吸引大量海外觀眾到場觀賽,亦能帶動包括門劵、周邊產品消費、廣告贊助、科技研發和支援等收入及效益,帶來商機。政府一直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透過「M」品牌計劃支援在本地舉辦的大型國際體育活動。我們歡迎國際大型電競比賽在港舉行,並會透過「M」品牌計劃資助相關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