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有意見認為,婦女自青春期起應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檢查及盆腔檢查),而隨着年齡增長,婦女還應進行骨質密度測試、乳腺攝影檢查及子宮內膜抽檢等檢查。此外,據悉不少婦女對婦科健康知識及定期篩查缺乏基本認識,且不知道如何取得相關檢查的資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據悉,衞生署已設立網頁提供有關婦女健康的資訊,政府有否計劃更新該網頁,以「一站式」整理女性自青春期、生育期到更年期所需進行的健康檢查及相關醫療知識;如有,具體詳情為何;如否,有否計劃設立一站式網站以供婦女參考,確保她們獲得適當的健康檢查資訊;
(二)鑑於有意見指出,費用昂貴、缺乏主動意識及檢查渠道資訊是婦女未有進行定期婦科檢查的主要原因,政府目前提供的所有公營婦科篩查計劃的名稱及內容為何;政府會如何加強發放該等計劃的資訊,以方便婦女查悉;及
(三)政府計劃如何:加強在學校推廣青春期性教育,以協助年輕女性理解身體變化及健康管理;普及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知識,以幫助其盡早制訂生育計劃;及為更年期女性提供健康知識和心理支援,以協助其順利度過該人生階段?
答覆:
主席:
政府十分重視婦女健康,並致力為不同年齡婦女提供優質的醫療和健康服務。衞生署婦女健康中心及母嬰健康院為64歲或以下婦女提供獲資助的婦女健康服務。服務範圍包括健康教育、評估、輔導及適當的檢查測試(包括乳癌及子宮頸篩查服務)。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公共醫療系統為市民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醫療服務,包括婦科服務。此外,基層醫療署已於二○二三年九月出版《香港基層醫療健康人生計劃參考概覽》,提供一套以實證為基礎的全面健康指引。基層醫療署將於二○二五年第一季推出婦女在不同人生階段(由青春期、生育期至更年期)的健康人生計劃參考概覽,以促進婦女自我管理健康能力。
就林琳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教育局、醫管局、衞生署和基層醫療署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衞生署一直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透過不同渠道,向大眾發放有關婦女健康的資訊。除了衞生署設立的婦女健康專題網站(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lass_topic/ct_woman_health/ct_woman_health.html),民青局亦於二○二四年十月推出一站式家庭及婦女資訊平台(www.familyandwomen.gov.hk/),匯集與家庭及婦女相關的訊息,當中包括與婦女健康相關的實用資訊。資訊平台載有衞生署婦女健康中心和母嬰健康院,以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等資料,方便公眾查閱。資訊平台亦整合了衞生署有關婦女常見疾病和檢查,以及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健康資訊,例如成年女士健康飲食、預備懷孕、懷孕及哺乳期的健康飲食、產前產後的情緒健康、更年期的生理及心理變化,以及骨骼健康等,以協助婦女及市民為不同人生階段作好準備。資訊平台亦不時上載專題文章及短片,邀請相關的專業人士或專家就個別範疇的特定題目作介紹,例如女性情緒健康和以中醫角度了解女性更年期健康等。政府將持續檢視資訊平台和豐富當中內容。
(二)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在二○二二年,本港新增癌症個案(35 373宗)當中,女性個案數目(18 134宗)較男性(17 239宗)多。乳腺癌及子宮體癌亦分別為二○二二年全港第二及第七大常見癌症。癌症防控工作為婦女健康的重要一環。政府根據《香港癌症策略》,一直推廣實證為本的癌症篩查,目的是及早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使治療更見成效。目前,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就香港的11種癌症制定了相關的篩查建議(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及卵巢癌等)。
政府已根據專家工作小組的建議,於二○○四年起推行全港性的「子宮頸普查計劃」。合資格婦女可到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心接受獲資助的子宮頸檢查服務。衞生署二○二○至二○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發現,本港約一半(52.1%)25至64歲婦女曾進行子宮頸篩查,覆蓋率與部分鄰近地區(例如日本)相若。
此外,政府以風險為本的方式進行「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於二○二一年下半年起在衞生署轄下的婦女健康中心、四間母嬰健康院及18間長者健康中心展開,為44至69歲的合資格婦女提供乳癌篩查服務。經乳癌風險評估確定為有較高患乳癌風險的婦女,會由衞生署轉介至外判的影像中心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及輔助性的乳房超聲波檢查。截至二○二四年十月三十一日,先導計劃下有35 439名婦女接受乳癌風險評估,其中10 113名婦女(約28.5%)按風險評估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包括在有需要情況下進行的乳房超聲波檢查),與本地大學的研究結果相若。
另外,基層醫療署轄下全港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正積極協助市民(包括婦女、兒童和學生等)根據其性別、年齡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制訂個人化的健康人生計劃。健康人生計劃是一項以實證為本和全面的健康策略,強調預防和個人化需要,就市民人生不同階段的健康需要作出指引。個別康健中心更會為有需要市民提供相關婦女健康教育及資訊,例如預防骨質疏鬆、子宮頸癌或乳癌。各康健中心亦積極配合政府癌症篩查計劃,包括透過為康健中心會員進行健康風險評估,識別與癌症有關的風險因素,以協助市民持續管理風險因素。同時,康健中心會協助及轉介合資格人士至《基層醫療指南》內參與政府癌症篩查計劃的醫生以接受篩查。
上述與婦女健康服務相關的資訊可於衞生署和康健中心網頁及/或民青局資訊平台作進一步查閱。
(三)為針對香港人口結構及不同社群的健康需要,《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衞生署將訂立全生命周期健康促進策略,按不同年齡和健康狀況制訂市民健康管理計劃。有關策略將覆蓋所有年齡層,由嬰兒出生、就學、成年及就業,以至婦女懷孕到邁向年長的不同階段。與此同時,政府一直提供各項健康服務,以保障不同年齡層女性的健康。
嬰幼兒方面,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根據「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合資格的初生至五歲嬰幼兒提供免費免疫接種服務,以預防11種傳染病,包括結核病、乙型肝炎、小兒麻痺症、破傷風、百日咳、麻疹、白喉、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和肺炎球菌病。每年均有超過九成本地出生的新生嬰兒到母嬰健康院接受包括疫苗接種等服務。自二○一九/二○學年起,「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小五和小六女學童推出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安排。衞生署學童免疫注射小組到校為合資格的小五女學童接種首劑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並於下一學年當女童升讀小六時接種第二劑疫苗。因應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早前建議將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的目標組群擴展至18歲或以下較年長的女童,政府已宣布實施一次性補種計劃,分階段為二○○四年或以後出生而未接種該疫苗的合資格香港女性居民免費補種。
當小孩踏入校園,為培養他們從小開始建立健康生活模式,衞生署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倡議的《健康促進學校框架》,推出了「全校園健康計劃」,通過指引和檢視表協助學校有系統地檢視及制訂促進體能活動、健康飲食、精神及社交健康的措施,逐步成為一個有益於生活、學習及工作的健康環境。衞生署會為學生提供健康促進活動如外展到校健康講座,內容涵蓋健康生活、精神及社交健康,當中包括性教育相關的主題,例如青春期的轉變、與異性相處的技巧、性與愛的關係、安全性行為的重要、避孕的原理和方法、認識性騷擾及其處理方法等。《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強化「全校園健康計劃」,為每間參與學校編製「一校一健康報告」,建議針對性校本健康促進措施。
在中小學課程,讓學生認識有關青春期的生理、個人衞生習慣、心理及社交方面的轉變,是性教育的部分學習內容。學校透過相關學科,包括常識科/小學人文科、小學科學科、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高中倫理與宗教科、生物科及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等,並配合周會、班主任課、校本德育及個人成長課、全方位學習活動和講座等,幫助學生理解身體變化,掌握健康管理的知識,培養正確價值觀,以正面、健康的態度迎接成長的變化。
育齡婦女方面,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心為她們提供健康服務及資訊,以預防疾病及促進健康,當中包括產前、產後、育兒教育及家庭計劃等服務。衞生署亦透過資助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提供預防、普檢及診治疾病服務,促進性與生殖健康。
更年期及女性長者方面,衞生署透過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心的服務,以及網站和印刷品等,為婦女提供有關更年期的健康資訊。衞生署18支長者健康外展分隊深入社區,與其他長者服務機構合作,為長者及其照顧者舉辦促進健康的活動,目的是推廣健康老齡化,加強長者的自我照顧能力,以及減低患上疾病的風險。相關的培訓主題多元化,範圍涵蓋不同的重點範疇,包括健康飲食、體能活動、減少酒精相關危害、精神健康推廣、預防損傷及性健康。衞生署亦設有長者健康服務專題網站,向長者推廣健康生活模式,加強長者自我照顧能力,以減低長者染病和罹患殘疾的機會。《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為推進基層醫療發展,政府會將更多地區康健站擴充為康健中心並擴展服務網絡,整合婦女健康中心和長者健康中心服務。
另外,基層醫療署轄下康健中心會為有需要的女士,提供健康風險評估和婦女健康相關的推廣及教育,並鼓勵婦女於不同人生階段,建立自我健康管理及健康生活模式。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臨時數字),康健中心累積會員人數為349 948人(115 611名男性會員和234 337名女性會員),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現時涵蓋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服務,並會按《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於今年內擴大服務範圍至血脂檢查)參加人數為92 999人(30 661名男性參加者和62 338名女性參加者),兩者參與人數的男女比例俱約為一比二。
政府未來會繼續為不同年齡層女性提供優質的醫療和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