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今日(二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業強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的書面答覆:
問題:
由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三地首次攜手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將分別於今年十一月九日至二十一日及十二月八日至十五日舉行。香港賽區將承辦十五運會八個競賽項目和一個群眾賽事活動,以及殘特奧會四個競賽項目和一個大眾項目。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香港賽區承辦項目的以下資料:(i)賽務和賽期安排、(ii)參賽人數、(iii)預期觀眾人數、(iv)宣傳及推廣活動詳情,以及(v)門票銷售安排為何;
(二)當局有何具體措施,加強香港賽區承辦項目的主場館和場地(包括啟德體育園、香港體育館、香港單車館、香港高爾夫球會──粉嶺球場、維多利亞公園,以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和維多利亞港)在賽事舉行期間的交通配套和承載力;
(三)鑑於據悉,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義工招募工作於去年七月至十一月舉行,(i)接獲申請數目、(ii)最終入選義工數目及(iii)其年齡分布為何;
(四)鑑於據悉,第(三)項所述的入選義工將主要負責抵港及離港接待、觀眾服務、嘉賓接待、人流管制、交通物流、餐飲管理及頒獎儀式支援等工作,並會接受培訓,上述工作的義工人手編制和培訓詳情為何;及
(五)有否評估,第(三)項所述的入選義工數目能否滿足相關人手需求,以及會否考慮招募更多義工,或動員公務員參與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支援工作;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將分別於二○二五年十一月九日至二十一日和十二月八日至十五日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一直與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保持緊密聯繫,並聯同香港各相關體育總會及其他有關機構,全力推展籌辦工作。辦好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是香港特區政府今年的重大任務,亦是一項大型盛事,我們會致力做好有關工作,與粵澳攜手合辦一個「簡約、安全、精彩」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並藉此深化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體育交流合作和整體的融合發展。
就劉業強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i)十五運會共有34個競賽項目和23個群眾賽事活動。香港賽區將會承辦其中八個競賽項目(即籃球(男子22歲以下組)、場地自行車、擊劍、高爾夫球、手球(男子)、七人制橄欖球、鐵人三項及沙灘排球)及一個群眾賽事活動(即保齡球)。此外,香港協助珠海和深圳分別籌辦公路自行車和田徑馬拉松兩項跨境賽事。
殘特奧會共有35個競賽項目和11個大眾項目。香港賽區將會承辦其中四個競賽項目(即殘奧項目硬地滾球、輪椅擊劍、乒乓球(TT11組),及特奧項目乒乓球)及一個大眾項目(即輪椅舞蹈)。
由於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項目眾多,粵港澳三地政府正協調整體的賽程編排,並呈交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審批。我們會繼續與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粵澳兩地政府緊密聯繫,盡快落實和適時公布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賽程。
(ii)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已公布的比賽章程和指南,預計將有約1 800名及700名運動員分別參與在香港賽區舉行的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項目。另外,預計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期間將有約1 000名代表團官員(包括教練、隊醫等)、800名技術官員(包括裁判)及750名傳媒來港。
(iii)預計在香港賽區舉行的賽事將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及其他地區的觀眾,超過10萬人次進場觀賽。
(iv)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正聯同各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透過線上及線下等不同渠道,在全港進行廣泛宣傳及推廣,加深社會不同界別對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認識和興趣,當中包括利用傳統媒體、社交媒體、城市裝飾、巡迴展覽等進行多渠道宣傳;與地區團體和學校合作,舉辦社區參與及學校推廣活動;與體育團體合作,舉辦運動員交流和運動體驗等特色活動;以及設立專屬網站及應用程式,進行數字化推廣。
第一階段的宣傳及推廣工作,已於去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配合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一周年啓動,包括推出一系列城市美化、巡迴展覽、宣傳短片、香港賽區專題網站(www.2025nationalgames.gov.hk)和社交媒體專頁(www.facebook.com/2025nationalgames.hk, www.instagram.com/2025nationalgames.hk)等。第二階段的宣傳及推廣工作已於今年一月開展,內容包括推出以吉祥物為焦點的城市裝飾及「打卡點」、提升網站設計及增強社交媒體內容等。二○二五年八月將開展第三階段工作,包括倒計時一百天、火炬傳送活動等,全力推動香港迎接賽事的氛圍,全面提升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熱度和參與度,鼓勵全港市民和旅客觀賞賽事,為運動員打氣。
(v)粵港澳三地正商討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票務計劃和售票安排 ,三地將會使用同一銷售平台。
(二)香港賽區的比賽場館,包括即將開幕的啟德體育園,均曾舉辦不同的大型活動及賽事,或進行不同的演練及壓力測試。文體旅局正聯同各相關部門包括香港警務處、運輸署等,因應各比賽場館的交通配套和承載力、以往辦賽經驗,以及各項賽事的參賽和觀眾人數,就來往場館的交通及運輸安排進行詳細評估,以制訂具體的交通措施和所需的特別交通安排,並會與各公共交通營辦商研究增加公共交通服務班次。
(三)(i)至(iii)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香港賽區的義工招募於去年七月至十一月進行,我們共收到超過三萬人申請成為義工領袖或義工,另有約二千名年齡介乎15至17歲的青年人申請成為青年義工。義工領袖及義工的遴選剛於今年一月完成,我們預計會邀請約一萬五千名申請者參與培訓,完成所有培訓課程的人士將獲委任為香港賽區義工。最終的數目及年齡分布,須待完成整個招募程序後才能確定。
(四)我們正擬訂義工人手編制的詳細計劃,當中會考慮各項賽事的性質和安排、參賽運動員和觀眾人數,以評估支援服務的需要及釐定義工崗位的類別。我們亦會考慮有關崗位所需的技能、服務時間和值勤地點等因素,估算不同崗位所需的人手編制。
所有義工均須參加基礎培訓及與服務崗位相關的培訓。基礎培訓為期約兩天,內容涵蓋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背景及香港賽區簡介;義工服務理念、守則和禮儀;溝通、應變及解難技巧;以及如何幫助殘疾人士及基本急救知識等。義工領袖須接受額外約兩天的領袖進階培訓,內容包括義工領袖的角色、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法、期望管理、心理健康管理、媒體應對技巧、義工管理系統操作,以及領導及凝聚義工的技巧等。我們將於今年二月開始義工領袖培訓,三月份展開一般義工的培訓。
(五)香港賽區的義工招募計劃反應理想,現時通過遴選的申請人數,已遠遠超過原來一萬人的招募目標,義工申請人中已包括公務員義工隊。我們目前沒有計劃招募更多義工。
問題:
由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三地首次攜手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將分別於今年十一月九日至二十一日及十二月八日至十五日舉行。香港賽區將承辦十五運會八個競賽項目和一個群眾賽事活動,以及殘特奧會四個競賽項目和一個大眾項目。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香港賽區承辦項目的以下資料:(i)賽務和賽期安排、(ii)參賽人數、(iii)預期觀眾人數、(iv)宣傳及推廣活動詳情,以及(v)門票銷售安排為何;
(二)當局有何具體措施,加強香港賽區承辦項目的主場館和場地(包括啟德體育園、香港體育館、香港單車館、香港高爾夫球會──粉嶺球場、維多利亞公園,以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和維多利亞港)在賽事舉行期間的交通配套和承載力;
(三)鑑於據悉,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義工招募工作於去年七月至十一月舉行,(i)接獲申請數目、(ii)最終入選義工數目及(iii)其年齡分布為何;
(四)鑑於據悉,第(三)項所述的入選義工將主要負責抵港及離港接待、觀眾服務、嘉賓接待、人流管制、交通物流、餐飲管理及頒獎儀式支援等工作,並會接受培訓,上述工作的義工人手編制和培訓詳情為何;及
(五)有否評估,第(三)項所述的入選義工數目能否滿足相關人手需求,以及會否考慮招募更多義工,或動員公務員參與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支援工作;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將分別於二○二五年十一月九日至二十一日和十二月八日至十五日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一直與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保持緊密聯繫,並聯同香港各相關體育總會及其他有關機構,全力推展籌辦工作。辦好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是香港特區政府今年的重大任務,亦是一項大型盛事,我們會致力做好有關工作,與粵澳攜手合辦一個「簡約、安全、精彩」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並藉此深化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體育交流合作和整體的融合發展。
就劉業強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i)十五運會共有34個競賽項目和23個群眾賽事活動。香港賽區將會承辦其中八個競賽項目(即籃球(男子22歲以下組)、場地自行車、擊劍、高爾夫球、手球(男子)、七人制橄欖球、鐵人三項及沙灘排球)及一個群眾賽事活動(即保齡球)。此外,香港協助珠海和深圳分別籌辦公路自行車和田徑馬拉松兩項跨境賽事。
殘特奧會共有35個競賽項目和11個大眾項目。香港賽區將會承辦其中四個競賽項目(即殘奧項目硬地滾球、輪椅擊劍、乒乓球(TT11組),及特奧項目乒乓球)及一個大眾項目(即輪椅舞蹈)。
由於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項目眾多,粵港澳三地政府正協調整體的賽程編排,並呈交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審批。我們會繼續與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粵澳兩地政府緊密聯繫,盡快落實和適時公布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賽程。
(ii)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已公布的比賽章程和指南,預計將有約1 800名及700名運動員分別參與在香港賽區舉行的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項目。另外,預計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期間將有約1 000名代表團官員(包括教練、隊醫等)、800名技術官員(包括裁判)及750名傳媒來港。
(iii)預計在香港賽區舉行的賽事將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及其他地區的觀眾,超過10萬人次進場觀賽。
(iv)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正聯同各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透過線上及線下等不同渠道,在全港進行廣泛宣傳及推廣,加深社會不同界別對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認識和興趣,當中包括利用傳統媒體、社交媒體、城市裝飾、巡迴展覽等進行多渠道宣傳;與地區團體和學校合作,舉辦社區參與及學校推廣活動;與體育團體合作,舉辦運動員交流和運動體驗等特色活動;以及設立專屬網站及應用程式,進行數字化推廣。
第一階段的宣傳及推廣工作,已於去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配合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一周年啓動,包括推出一系列城市美化、巡迴展覽、宣傳短片、香港賽區專題網站(www.2025nationalgames.gov.hk)和社交媒體專頁(www.facebook.com/2025nationalgames.hk, www.instagram.com/2025nationalgames.hk)等。第二階段的宣傳及推廣工作已於今年一月開展,內容包括推出以吉祥物為焦點的城市裝飾及「打卡點」、提升網站設計及增強社交媒體內容等。二○二五年八月將開展第三階段工作,包括倒計時一百天、火炬傳送活動等,全力推動香港迎接賽事的氛圍,全面提升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熱度和參與度,鼓勵全港市民和旅客觀賞賽事,為運動員打氣。
(v)粵港澳三地正商討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票務計劃和售票安排 ,三地將會使用同一銷售平台。
(二)香港賽區的比賽場館,包括即將開幕的啟德體育園,均曾舉辦不同的大型活動及賽事,或進行不同的演練及壓力測試。文體旅局正聯同各相關部門包括香港警務處、運輸署等,因應各比賽場館的交通配套和承載力、以往辦賽經驗,以及各項賽事的參賽和觀眾人數,就來往場館的交通及運輸安排進行詳細評估,以制訂具體的交通措施和所需的特別交通安排,並會與各公共交通營辦商研究增加公共交通服務班次。
(三)(i)至(iii)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香港賽區的義工招募於去年七月至十一月進行,我們共收到超過三萬人申請成為義工領袖或義工,另有約二千名年齡介乎15至17歲的青年人申請成為青年義工。義工領袖及義工的遴選剛於今年一月完成,我們預計會邀請約一萬五千名申請者參與培訓,完成所有培訓課程的人士將獲委任為香港賽區義工。最終的數目及年齡分布,須待完成整個招募程序後才能確定。
(四)我們正擬訂義工人手編制的詳細計劃,當中會考慮各項賽事的性質和安排、參賽運動員和觀眾人數,以評估支援服務的需要及釐定義工崗位的類別。我們亦會考慮有關崗位所需的技能、服務時間和值勤地點等因素,估算不同崗位所需的人手編制。
所有義工均須參加基礎培訓及與服務崗位相關的培訓。基礎培訓為期約兩天,內容涵蓋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背景及香港賽區簡介;義工服務理念、守則和禮儀;溝通、應變及解難技巧;以及如何幫助殘疾人士及基本急救知識等。義工領袖須接受額外約兩天的領袖進階培訓,內容包括義工領袖的角色、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法、期望管理、心理健康管理、媒體應對技巧、義工管理系統操作,以及領導及凝聚義工的技巧等。我們將於今年二月開始義工領袖培訓,三月份展開一般義工的培訓。
(五)香港賽區的義工招募計劃反應理想,現時通過遴選的申請人數,已遠遠超過原來一萬人的招募目標,義工申請人中已包括公務員義工隊。我們目前沒有計劃招募更多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