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據悉,公共小型巴士(小巴)是香港重要的輔助接駁交通工具,平均每日載客量數以百萬計。然而,有業界人士指出,燃油開支上升及實施三隧分流令海底隧道(紅隧)的收費增加等因素,導致小巴營運成本增加,影響司機生計。就支持小巴業的發展,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統計,紅隧在實施三隧分流的前兩年和後一年,每月使用紅隧的紅色小巴平均數目為何;紅隧在實施分流之後,每月使用紅隧的紅色小巴平均數目有否減少;
(二)會否考慮業界的要求,即下調小巴的過海隧道收費至25元,使其與的士看齊;如會,有關調整安排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會否考慮開放隧道巴士專線及落客點供小巴使用;如會,有關安排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有否計劃推出其他措施,以支持小巴業的發展?
答覆:
主席:
就陸頌雄議員提問的各個部分,經諮詢運輸署,現回覆如下︰
(一)由於隧道收費系統均只會按車輛類別「小巴」(包括私家小巴和公共小巴)作使用隧道的紀錄,因此,運輸署沒有備存紅色公共小巴(紅巴)使用有關隧道的數字。
自分時段收費實施以來,以二○二四年十二月為例,平日總過海小巴(包括私家小巴和公共小巴)車流量與實施前相比並無顯著變化,海底隧道部分小巴車流分流到西區海底隧道(西隧),使過海小巴的車流量在三條過海隧道的分布更為平均。
(二)一般而言,由於商用車輛(包括貨車、小巴和巴士)佔路面空間較大和對路面造成的耗損較多,其隧道費一般高於私家車的收費水平。在分時段收費下,政府按效率優先的原則,考慮商用車輛的載客效率及對社會的經濟效益,將以往普遍較高的商用車輛收費,拉近至繁忙時段私家車收費的相若水平。公共小巴使用西隧的隧道費比以往大幅下調(由85元下調至50元,降幅約41%),而收費亦與以往三條過海隧道的平均隧道費(約44元)相若。至於的士,其行程主要由乘客主導,乘客需支付去程和回程的過海隧道費,即合共50元,這與公共小巴的過海隧道收費一致。
分時段收費實施後,過海交通分布更平均,更能善用三條過海隧道的容車量;隧道口的整體車龍和塞車情況亦有紓緩,有效改善整體過海交通。紅巴營運一直有高度靈活性,其路線、班次和收費均可自行訂定。在規劃公共小巴過海路線時,大部分營辦商會均會考慮多項因素,除了隧道費之外,亦包括目標乘客、路線和目的地、暢達性和行車時間等。分時段收費實施後,整體過海交通得以改善,節省過海行車時間並有助降低燃油成本,亦有助提升公共小巴的載客效率和對乘客的吸引力。
目前,政府正收集及整合二○二四年全年過海交通數據,當中包括三條隧道不同時間/季度/方向的車流、車速和車龍等數據,以及各車種的車流分布等,以全面分析分時段收費方案對過海交通的影響,繼而檢視各車種的收費水平是否需要調整。有關檢討預計在二○二五年年中完成。
(三)巴士作為載客量高的路面集體運輸工具,其運力和效率相對較高。因此,在可行的情況下,運輸署會盡量給予巴士優先使用道路,例如設置巴士專線和巴士專用入口,善用繁忙路段的容量。若開放巴士專線予其他車輛使用,可能會影響巴士專線的效益及巴士的行車時間。因此,運輸署現時沒有計劃將巴士專線開放予其他車輛使用。
現時過海隧道的出入口附近設有過海隧道巴士站,供多條巴士路線使用,使用量已達飽和。為避免影響巴士運作及上落巴士的乘客,運輸署沒有計劃開放隧道巴士站作為公共小巴落客點。
(四)政府一直十分關注公共小巴業界營運狀況,並實施多項措施協助業界改善經營環境。在日常營運方面,運輸署會因應業界的要求而提供適切及可行的協助,例如在考慮個別地點的實際道路情況後,適當地放寬或取消部分紅巴上落乘客的限制區或禁區;以及在不影響道路安全及不會對道路使用者造成阻礙的前提下,批准部分公共小巴在夜間停泊在指定的公共小巴站內,以配合營運需要。
政府亦理解公共小巴業界一直面對持續及嚴重的司機短缺問題,因此在二○二三年七月推出「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公共小巴/客車行業」,在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的前提下容許合資格的公共小巴營辦商輸入外地司機,兩輪申請共批出了900個公共小巴輸入司機配額。截至二○二五年一月底,超過600名輸入公共小巴司機已考取相關的本地駕駛執照並已投入工作。此外,運輸署與僱員再培訓局已於二○二四年年底正式推出先導培訓計劃,以公共小巴行業為試點,由僱員再培訓局與專線小巴營辦商及第三方培訓機構聯合推出就職掛鉤的駕駛培訓計劃,鼓勵本地人士加入公共小巴司機行業。
另一方面,政府的一貫政策是鼓勵紅巴轉為服務範圍較廣及營運環境相對穩定的專線小巴營運,以期改善營運狀況,同時可讓運輸署更有效進行監管,確保服務質素水平。為配合有關政策,運輸署過往一直有按地區發展及乘客需求規劃和制訂新專線小巴路線,並透過現時專線小巴營辦商遴選計劃,公開邀請有興趣人士(包括紅巴營辦商)申請營運。與此同時,運輸署在二○二四年八月推出「特選紅轉綠」計劃,邀請11條符合指定條件的紅巴路線營辦商,申請把紅巴路線直接轉為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營運。獲批的兩條紅巴路線營辦商正進行轉為專線小巴路線營運的準備工作,預計可於二○二五年三月投入服務。
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公共小巴的營運情況,並與相關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探討更多可行措施,改善業界營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