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有意見認為,現行法例窒礙香港寵物產業的發展潛力,而本港寵物友善政策仍有很大的優化空間。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政府於去年六月十二日回覆本會議員的質詢時表示,會就其他地區對狗隻進入食肆的做法和經驗作出調研,並考慮檢視現時法例,有關工作的進度及詳情為何,包括會否制訂寵物友善食肆發牌制度及配套保險方案、試行開放戶外用餐區讓寵物進入,以及按食肆面積、室內外空間或犬型實施分級准入制度;
(二)鑑於據悉,政府正研究引入ISO格式寵物晶片,有關工作的進度及詳情為何;及
(三)有否研究,將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內地城市納入貓狗檢疫相關安排的第三A組別國家或地區,以及縮短從該組別國家或地區進口貓狗的檢疫期至30天以下,並評估當中所涉及的技術障礙及風險;如有,詳情及進度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隨着飼養寵物在本港越趨普遍,社會就攜帶動物進入不同場所及使用公共設施的關注亦日益增加。一般而言,政府在檢視是否進一步放寬現行安排時,需要考慮不同因素,包括個別設施的性質、配套是否到位、社會的接受程度等,以達致促進動物與市民和諧共處的政策目標。
就陳曼琪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就狗隻進入食物業處所方面,《食物業規例》(第132X章)現時規定不得將狗隻(導盲犬除外)帶進任何食物業處所內。這規定已實施近30年,政府明白多年以來社會文化會有所改變,但亦要平衡保障公眾衞生及健康等的需要,包括香港食肆一般面積狹窄,需顧及寵物狗在狹迫而多人(或有多種不同狗隻)的環境下的反應,以至對其他食客可能產生的影響。
就這個課題,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一方面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不時接獲有關食肆容讓顧客帶同寵物狗入內的投訴,就寵物狗進入餐廳表示關注。另一方面,近年社會上有不少人士表示希望能帶同寵物狗到食肆用膳。
政府檢視是否放寬對寵物狗進入食肆的限制時,需要考慮不同因素,包括公眾衞生、食肆的營運環境,以及社會的接受程度等。環境及生態局正與食環署就其他地區的做法和經驗作出調研,審慎研究有否空間放寬相關限制。
(二)為了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狂犬病在本港傳播,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現時規定所有超過五個月大的狗隻須接種狂犬病疫苗、植入AVID格式的微型晶片(晶片)作為狗隻已接種狂犬病疫苗的證明及領牌。每個晶片帶有獨一的識別號碼,用以識別寵物的身分,如狗隻意外走失,晶片亦可協助畜養人尋回狗隻。
由於現時不少國家和地區普遍使用ISO晶片,為進一步便利狗隻進出香港,漁護署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建議可在現有的AVID晶片之外引入ISO晶片。漁護署已就建議諮詢相關持份者意見,包括持牌動物售賣商、動物福利組織、寵物運輸代理、獸醫診所及動物相關組織,業界普遍表示支持。政府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就建議諮詢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若建議得到事務委員會的支持,政府稍後會向立法會提交有關附屬法例的修訂建議。
(三)至於進口貓狗的檢疫安排,漁護署現時透過許可證制度規管活生動物進口,並根據《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規例》(第139A章)及《狂犬病規例》(第421A章)管制進口香港的貓狗,以預防狂犬病等動物疾病傳入香港和保障公眾健康。
漁護署參考了世界動物衞生組織的動物疫情監控情況,根據狂犬病出現的風險,現時將各地區分成不同組別。第一組別為非狂犬病地區(即當地長期沒有出現狂犬病);第二組別為有零星狂犬病個案但疫情受到有效監控的地區。由於第一及第二組別地區的狂犬病風險較低,從這些地區進口的貓狗在符合相關要求下(例如提供動物健康證明書、居留證明書、狂犬病防疫注射證明書等)可豁免接受檢疫。另外,第三A組別為未能符合第二組別要求,但具良好獸醫監管及健康證明書認證制度的地區;而第三B組別為有出現狂犬病個案,而疫情未受有效監控的地區。一般而言,未能符合第一、第二及第三A組別要求(或未能被評估)的地區,均會納入第三B組別。由於狂犬病的潛伏期可長達數月,為了防止狂犬病傳入香港,漁護署規定從第三B組別地區進口貓狗的檢疫期不少於120天。
第三A組別地區自二○二四年十二月起增設,目的是便利動物主人攜帶寵物貓狗來港。相關地區的進口貓狗只要符合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進行狂犬病抗體滴度檢測、持有出口地區政府獸醫師簽發或加簽的健康證明書等檢疫規定,抵港後檢疫期會由以往的120天大幅縮減至30天。漁護署已主動聯絡一些未能符合第二組別要求,但具良好獸醫監管及健康證明書認證制度的第三B組別地區商討有關檢疫安排,並在達成協議後,將它們納入第三A組別,以縮減貓狗抵港後的檢疫期。第三A組別地區中,澳門特別行政區自去年十二月已落實新安排。至於把新安排伸延到大灣區其他城市,漁護署與內地相關單位正積極討論安排細節,希望可盡早落實新安排。
現時第三A組別地區30天檢疫期的安排是參考專家顧問按照本港實際情況進行的風險評估後訂立。漁護署會繼續密切參考世界動物衞生組織公布有關動物疫病的最新情況,並因應運作經驗、持份者的意見、風險評估等因素,適時檢視可否優化相關檢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