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二月十五日)下午為「齊撐照顧者 一齊鬆一鬆」啟動禮主禮致辭全文:

李主席(東華三院甲辰年董事局第五副主席李曠怡)、劉博士(康復諮詢委員會副主席)、于健安先生(康復服務公眾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各位商業電台好朋友、支持今日活動的藝人朋友、各位照顧者及老友記:

  很開心來到馬鞍山,去年活動地點只差一字——在將軍澳新都城,今天則在馬鞍山新港城出席「齊撐照顧者 一齊鬆一鬆」啟動禮。剛才主持已提及有關照顧者資訊網及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

  這電話專線在二○二三年九月推出,共有30條線,基本上甫致電就會有人接聽,我們不希望致電者等待,務求做到馬上與來電者傾談。直到二○二四年十二月,專線共接獲約62 000宗來電,等於幫助了約62 000個家庭。當中有很多經歷,有眼淚、有歡笑。我知道今天有數位使用過182 183專線服務的老友記在此,剛才我亦跟他們傾談了一會,他們接下來會再作分享。

  願意致電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的,均屬主動求助個案。然而有時大家會看到有些悲劇個案是不曾向專線求助,可能沒有聆聽電台節目,既沒有朋友又不與世界接觸,若他們遇到困難時,就是我們所說的隱蔽高危個案,如何找出這些個案屬挑戰。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研究建立照顧者資料庫識別高風險個案,我想藉此機會分享現正進行有關數據方面的準備工作。

  社會福利署(社署)有很多服務使用者的數據,包括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下的援助金,以及傷殘津貼等,全港合共四分三老友記正領取社署不同類型的資助。此外亦有提供不同照顧服務的社福機構。另一個很大的數據庫屬醫院管理局——即使不需要社署服務亦總會生病,看病就會有相關資料。香港有三分一家庭居於公共屋邨,這裏亦有龐大數據。目前我們暫時未能將這些數據互通,原因不僅技術問題,亦牽涉釐清是否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私隱條例)。

  我們現正進行準備工作,包括我在內的團隊已與私隱專員作初步接觸。他們很幫得上忙,亦分享了如何在符合私隱條例的前提下創造空間,做到一定程度的數據互通。掌握這些數據的好處是即使有關個案不求助,亦能通過設定客觀標準,例如年紀多大、是否獨居、身體狀況是否特別差、是否屬「以老護老」或「以殘護老」等,提前識別這些高危個案並邀請十八區不同社福機構,主動接觸他們並提供相關資料,希望減少大家都不願看到的悲劇情況。

  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這方面,因此即使有關工作未完成——現時只屬前期準備工夫,但我仍想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大家要給我們一些時間,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私隱方面亦已有好開始,但具體仍需逐步處理,希望做到既符合私隱條例,又能達到我們目的。

  我有信心從小處做起,逐步通過數據互通,技術已具備、意願已存在、方法已找到,希望下次再來這裏和大家見面時,除提供專線182 183外,我們能真正利用數據協助有需要的人。我的分享至此,知道大家更想聽的是歌星表演及《18樓C座》。感謝大家!

Photo  Photo  Photo  Photo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