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截至去年12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縮短0.2年,降至5.3年。有關數字較2022年3月的高位6.1年,下跌了0.8年。以每年12月底的情況比較,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重回2018年以來的最低位。

房委會表示,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較上一季回落0.1年至3.4年,是自2020年12月以來的最低位。在去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共有約5000宗,比上一季增加約1300宗。在去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當中,長者一人申請佔約610宗。

至於去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新公屋單位的一般申請有1300宗,其中分別有約800宗及約400宗獲安排入住位於屯門的顯發邨和業旺邨。

展望未來,房委會表示,將陸續有新公屋項目落成,而在今明兩年亦有多個居屋及綠置居項目入伙,受惠於近期入住大埔富蝶邨、屯門業旺邨及顯發邨的一般申請者的較短輪候時間,展望下一季的平均輪候時間仍會維持平穩。

根據房屋署於2024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的年度分析,預計今年內將會有較多位於市區及擴展市區的新公屋單位落成及陸續入伙,隨着輪候時間較長的申請者獲安排入住公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在今年下半年有機會出現波動。而數字亦反映,輪候新界區單位的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明顯較短,一般較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申請者平均短約1年半。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