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四月九日)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就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範疇的開場發言全文:
多謝主席、各位委員。
環境及生態局致力確保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以及推動香港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二○二五至二六年度預算中,環境及食物政策範疇的總經常開支約為123.2億元,較去年增加約0.5億元,增幅為0.4%,佔政府經常開支約2.1%。
持續改善環境衞生
為更有效改善環境衞生,我們全面檢視了環境衞生法例並提出修訂,首先是在二○二三年提高了亂拋垃圾和店鋪阻街等罪行的定額罰款以加強阻嚇力。新罰則實施一年後,店鋪阻街的定額罰款通知書較往年大減九成。二○二四年,我們再提出第二階段法例修訂,目的是提高執法成效。如獲立法會通過,今年第三季便可落實,屆時部門就能更有效率地處理店鋪阻街,亦可加快展開就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和「垃圾屋」等公共衞生妨擾的調查工作。
環境衞生服務方面,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積極在主責的約240個衞生黑點加強清潔及執管。大部分黑點已顯著改善,並會持續跟進。食環署亦加強防治鼠患工作,該署透過新型鼠夾及T形鼠餌盒等不同工具和方法,在二○二四年捕獲了89 600隻活鼠,較二○二一年增加約165%。同年,食環署全面應用科技,採用熱能探測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鼠隻活動調查,更精準追蹤鼠患並進行針對性工作。在二○二四年上半年發現的90個鼠患活躍地點中,近九成情況已獲改善。我們亦繼續推動「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團結各界,包括物管業界、街市商販和小販、餐飲業界、建築業界和滅蟲業界等,共同防治鼠患。在二○二四年新推出了涵蓋私人住宅物業的《滅鼠約章》凝聚社區力量,短短兩個半月已收到607宗申請。我們會繼續與持份者攜手締造無鼠環境。
食物業牌照方面,食環署已推出一系列便利業界的措施,例如把專業核證制度擴展至普通食肆,讓申請人可選擇「先發牌、後審查」,提早約14日取得牌照。另外,又推出「綜合許可證」,涵蓋多種受限制食物,店鋪無需再為每款食物逐一申請售賣許可證。新措施很受歡迎,推出首季已接獲約100個申請。我們會持續關注業界需要並主動優化制度。
新公眾街市及現代化計劃
二○二四年,食環署在街市現代化計劃下於皇后街熟食市場推行優化攤檔項目,藉修繕和美化工程改善街市營運環境。皇后街熟食市場於二○二四年九月復業,客流量較工程前上升約兩成。攤檔租戶表示優化工程改善了營運環境;不少市民亦反映優化後的熟食市場富現代感,用餐環境潔淨舒適。食環署會物色其他合適場地進行同類工程。此外,食環署正繼續推進位於天水圍、將軍澳第67區及古洞北新發展區的新街市項目,預計完工時間為二○二七年年底至二○二八年年底。
漁農業發展
政府重視本地漁農業,致力推動漁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支援業界應用高科技、邁向集約化,以及把握大灣區機遇。我們正積極推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下的各項措施。
漁業方面,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已指定四個佔海域面積共約590公頃的新魚類養殖區,是現有魚類養殖區總面積的三倍。漁護署計劃在今年年中簽發第一批位於黃竹角海和大鵬灣的海魚養殖牌照,並會分階段優先提供五組新式深海養殖網箱供漁民團體租用,以降低漁民的啓動成本。我們預期二○二七年本地海魚養殖產量會是二○二二年的兩倍。休閒漁業方面,漁護署已於二○二五年一月推出優化措施,推動業界在魚排上發展休閒漁業。
農業方面,政府已在上水預留土地供業界興建香港第一所多層式現代化環保禽畜養殖場,預計在二○二六年內完成土地平整工程。漁護署會在短期內就興建及營運該養殖場進行公開招標,讓有興趣的農業團體/企業申請。獲選的機構可向「農業持續發展基金」申請資助。另外,為推動休閒農業發展,漁護署已在二○二四年六月推出「農+樂」農場計劃,便利從事商業農耕的農場提供休閒活動作輔助業務。截至二○二五年二月,已有83名合資格農戶加入計劃。
此外,漁護署爭取於新的財政年度,即二○二五至二六年內,為本地漁農產品建立統一的新品牌,並定出生產標準、養殖方法及認證和溯源制度等,以推廣本地漁農產品,提升其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主席,我和同事樂意解答委員的問題。
多謝主席、各位委員。
環境及生態局致力確保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以及推動香港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二○二五至二六年度預算中,環境及食物政策範疇的總經常開支約為123.2億元,較去年增加約0.5億元,增幅為0.4%,佔政府經常開支約2.1%。
持續改善環境衞生
為更有效改善環境衞生,我們全面檢視了環境衞生法例並提出修訂,首先是在二○二三年提高了亂拋垃圾和店鋪阻街等罪行的定額罰款以加強阻嚇力。新罰則實施一年後,店鋪阻街的定額罰款通知書較往年大減九成。二○二四年,我們再提出第二階段法例修訂,目的是提高執法成效。如獲立法會通過,今年第三季便可落實,屆時部門就能更有效率地處理店鋪阻街,亦可加快展開就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和「垃圾屋」等公共衞生妨擾的調查工作。
環境衞生服務方面,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積極在主責的約240個衞生黑點加強清潔及執管。大部分黑點已顯著改善,並會持續跟進。食環署亦加強防治鼠患工作,該署透過新型鼠夾及T形鼠餌盒等不同工具和方法,在二○二四年捕獲了89 600隻活鼠,較二○二一年增加約165%。同年,食環署全面應用科技,採用熱能探測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鼠隻活動調查,更精準追蹤鼠患並進行針對性工作。在二○二四年上半年發現的90個鼠患活躍地點中,近九成情況已獲改善。我們亦繼續推動「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團結各界,包括物管業界、街市商販和小販、餐飲業界、建築業界和滅蟲業界等,共同防治鼠患。在二○二四年新推出了涵蓋私人住宅物業的《滅鼠約章》凝聚社區力量,短短兩個半月已收到607宗申請。我們會繼續與持份者攜手締造無鼠環境。
食物業牌照方面,食環署已推出一系列便利業界的措施,例如把專業核證制度擴展至普通食肆,讓申請人可選擇「先發牌、後審查」,提早約14日取得牌照。另外,又推出「綜合許可證」,涵蓋多種受限制食物,店鋪無需再為每款食物逐一申請售賣許可證。新措施很受歡迎,推出首季已接獲約100個申請。我們會持續關注業界需要並主動優化制度。
新公眾街市及現代化計劃
二○二四年,食環署在街市現代化計劃下於皇后街熟食市場推行優化攤檔項目,藉修繕和美化工程改善街市營運環境。皇后街熟食市場於二○二四年九月復業,客流量較工程前上升約兩成。攤檔租戶表示優化工程改善了營運環境;不少市民亦反映優化後的熟食市場富現代感,用餐環境潔淨舒適。食環署會物色其他合適場地進行同類工程。此外,食環署正繼續推進位於天水圍、將軍澳第67區及古洞北新發展區的新街市項目,預計完工時間為二○二七年年底至二○二八年年底。
漁農業發展
政府重視本地漁農業,致力推動漁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支援業界應用高科技、邁向集約化,以及把握大灣區機遇。我們正積極推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下的各項措施。
漁業方面,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已指定四個佔海域面積共約590公頃的新魚類養殖區,是現有魚類養殖區總面積的三倍。漁護署計劃在今年年中簽發第一批位於黃竹角海和大鵬灣的海魚養殖牌照,並會分階段優先提供五組新式深海養殖網箱供漁民團體租用,以降低漁民的啓動成本。我們預期二○二七年本地海魚養殖產量會是二○二二年的兩倍。休閒漁業方面,漁護署已於二○二五年一月推出優化措施,推動業界在魚排上發展休閒漁業。
農業方面,政府已在上水預留土地供業界興建香港第一所多層式現代化環保禽畜養殖場,預計在二○二六年內完成土地平整工程。漁護署會在短期內就興建及營運該養殖場進行公開招標,讓有興趣的農業團體/企業申請。獲選的機構可向「農業持續發展基金」申請資助。另外,為推動休閒農業發展,漁護署已在二○二四年六月推出「農+樂」農場計劃,便利從事商業農耕的農場提供休閒活動作輔助業務。截至二○二五年二月,已有83名合資格農戶加入計劃。
此外,漁護署爭取於新的財政年度,即二○二五至二六年內,為本地漁農產品建立統一的新品牌,並定出生產標準、養殖方法及認證和溯源制度等,以推廣本地漁農產品,提升其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主席,我和同事樂意解答委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