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五月十二日)就更新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計劃》)展開公眾諮詢。諮詢期為期兩個月,至七月十一日止。
政府一直致力保育香港的自然生態,維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為配合國家履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政府於二○一六年推出首階段《計劃》,提出四個主要範疇共67項具體行動。在社會各界、各持份者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首階段《計劃》取得豐碩成果。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言人說:「生物多樣性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城市的繁榮、市民的福祉和生活質素息息相關。相對於城市面積而言,香港擁有非凡的生物多樣性。為了在滿足發展需要與保護生物多樣性之間取得平衡,社會各界必須通力合作,使社會得以持續發展。」
為更新下階段《計劃》策略範疇及行動,政府今日展開公眾諮詢,收集社會各界意見。政府會因應全球及國家在生物多樣性議題的最新倡議,包括「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及《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以及諮詢期內收到的意見,於今年稍後完成更新《計劃》,以深化香港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和可持續發展,並支持全球及國家的最新倡議。
諮詢文件提出以下四個策略範疇:
(一)自然保育:經多年努力及實施首階段《計劃》,政府已落實多項保育措施。政府建議持續實施自然保育措施,確保生態系統健康,例如探討實施區域性保育措施、修復退化或消減中的生境、加強保育受關注物種等;
(二)深化主流化:在《計劃》首階段實施後,社會各界對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均已提升。政府建議進一步向社會各界推廣採納生物多樣性友善的措施,例如調配資源支持可持續利用及自然保育、鼓勵各界別把握生物多樣性相關機遇、支持社區培養守護大自然的責任等,從而建設一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繁榮城市;
(三)能力建設:政府持續投放資源於生物多樣性知識產品及研究項目,包括建立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及設立不同資助計劃。政府建議繼續策略性地投放資源於推動研究及人才培養,例如推動創新及高質量研究、促進知識轉移與人才培養、拓展機構以支持能力建設等,增強個人和集體能力,使每個人都能為維持生物多樣性積極作出貢獻;以及
(四)夥伴協作:香港擁有國際高端人才、多元文化環境及與國際網絡的緊密聯繫等一系列獨特優勢。政府建議培養合作文化,例如與跨境及國際夥伴採取聯合行動、促進多方面經驗與資訊交流、鼓勵跨學科合作等,讓保育大自然的益處延伸至更廣泛的社群。
諮詢文件可於漁護署網頁下載(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hkbsap/updating_bsap/updating_bsap.html)。公眾人士可於七月十一日或之前,以電郵(bsap@afcd.gov.hk)、郵寄(香港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五樓漁護署生物多樣性護理科)或傳真(2314 2802)方式提交意見。
政府亦會邀請相關界別團體出席諮詢會,收集意見。
政府一直致力保育香港的自然生態,維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為配合國家履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政府於二○一六年推出首階段《計劃》,提出四個主要範疇共67項具體行動。在社會各界、各持份者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首階段《計劃》取得豐碩成果。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言人說:「生物多樣性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城市的繁榮、市民的福祉和生活質素息息相關。相對於城市面積而言,香港擁有非凡的生物多樣性。為了在滿足發展需要與保護生物多樣性之間取得平衡,社會各界必須通力合作,使社會得以持續發展。」
為更新下階段《計劃》策略範疇及行動,政府今日展開公眾諮詢,收集社會各界意見。政府會因應全球及國家在生物多樣性議題的最新倡議,包括「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及《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以及諮詢期內收到的意見,於今年稍後完成更新《計劃》,以深化香港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和可持續發展,並支持全球及國家的最新倡議。
諮詢文件提出以下四個策略範疇:
(一)自然保育:經多年努力及實施首階段《計劃》,政府已落實多項保育措施。政府建議持續實施自然保育措施,確保生態系統健康,例如探討實施區域性保育措施、修復退化或消減中的生境、加強保育受關注物種等;
(二)深化主流化:在《計劃》首階段實施後,社會各界對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均已提升。政府建議進一步向社會各界推廣採納生物多樣性友善的措施,例如調配資源支持可持續利用及自然保育、鼓勵各界別把握生物多樣性相關機遇、支持社區培養守護大自然的責任等,從而建設一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繁榮城市;
(三)能力建設:政府持續投放資源於生物多樣性知識產品及研究項目,包括建立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及設立不同資助計劃。政府建議繼續策略性地投放資源於推動研究及人才培養,例如推動創新及高質量研究、促進知識轉移與人才培養、拓展機構以支持能力建設等,增強個人和集體能力,使每個人都能為維持生物多樣性積極作出貢獻;以及
(四)夥伴協作:香港擁有國際高端人才、多元文化環境及與國際網絡的緊密聯繫等一系列獨特優勢。政府建議培養合作文化,例如與跨境及國際夥伴採取聯合行動、促進多方面經驗與資訊交流、鼓勵跨學科合作等,讓保育大自然的益處延伸至更廣泛的社群。
諮詢文件可於漁護署網頁下載(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hkbsap/updating_bsap/updating_bsap.html)。公眾人士可於七月十一日或之前,以電郵(bsap@afcd.gov.hk)、郵寄(香港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五樓漁護署生物多樣性護理科)或傳真(2314 2802)方式提交意見。
政府亦會邀請相關界別團體出席諮詢會,收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