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力促進局致力協助企業發展業務,成立出海服務中心以技術專長和國際網絡賦能企業跨境布局。其中,一間北京公司運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在機場試驗自動駕駛技術,累積經驗,成功進軍中東市場。
這間科創公司在香港國際機場試驗自動駕駛技術多元應用,從禁區保安巡邏車、到運送行李和貨物的拖車、再到接載員工的接駁巴士,汽車運作順暢,能夠自動停車、避開障礙物。
累積足夠經驗後,該公司近年成功將技術出海,在卡塔爾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展開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
機場實戰 成功關鍵
公司的海外事業部及香港總經理徐澍指,香港擁有科技人才和勇於嘗試新科技的客戶,是試驗技術的理想場地,更是內地企業出海的寶地。
他說:「香港非常國際化和標準化,同樣是運輸行李和貨物,在香港我們要通過非常正規的規定。我們在這裏經歷錘煉後,便有足夠信心拓展海外市場。」
他相信與香港國際機場合作的成功案例是吸引海外客戶的關鍵:「香港是通向世界的窗口。我們在全球領先的香港國際機場開展航空業無人駕駛業務,讓其他國家留意到這項新技術的潛在價值,而且這是經驗證的實例,能大大增強客戶的信心。」
通權達變 全面支援
協助公司經香港「走出去」的是生產力促進局。作為本港最早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機構之一,生產力局充分理解客戶要求,不僅為該公司評估技術可行性,更為公司提供建議,協助他們優化軟件和硬件,確保符合國際標準。
有見近年本地和內地企業出海需求強勁,特區政府因此推出多項支援政策。生產力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表示,該局留意到相關需求持續增長,並積極配合政府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方向,因此在今年4月成立出海服務中心,連同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因應不同企業需求,提供一站式支援,包括知識產權、政府相關資助計劃諮詢等。
中心並透過商貿考察、海外展覽和交流活動,協助企業建立海外人脈和了解當地市場。
都永海說:「企業進軍東南亞、中東或歐洲,面對的法律法規、標準、市場要求各異。我們把出海需求分成四個層面,即產品、技術、製造、管理,再針對性地提供支援。」
他指出,不同企業出海的難度和所需時間也不同。生產力局正開發在線工具,可迅速評估企業的出海需求和不足之處,判斷哪些服務可由生產力局提供,或轉介予合作夥伴跟進,進一步提升支援效率。